第二部 1.黑皮书(第21/34页)

“他是个幸运的人,”他说。“我不只是说他得到国王的恩宠而幸运。你们两人都很幸运。这么恩爱。”

亨利当年与凯瑟琳相亲相爱时,经常唱起一首歌:

“我不为害,我不伤人,

我娶的人儿我爱得真。”

雷夫说,“整天陪着亨利,你的内心得很坚强才行。”

“你的内心就很坚强,雷夫。”

他可以给他一些建议。选自《亨利之书》。亨利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赞美之声,说他性情随和,一表人才,于是他渐渐以为,全世界都是他的朋友,所有人都希望他开心。因此在他看来,任何痛苦,任何延误、挫折或霉运都有违常理,都不可思议。凡是他认为无聊或令人不快的活动,他都会尽力把它变成一种娱乐,而一旦找不到丝毫乐趣,他就会回避;这对他来说既合理又自然。他手下有那些委员来代他绞尽脑汁,而如果他发脾气,就可能是他们的错;他们不该阻挠或惹恼他。他不希望别人说,“不,但是……”他希望别人说,“是的,而且……”他不喜欢悲观怀疑的人,他们懒得多言,只是在文件的页边上草草算出他的宏伟计划所需的费用。所以要默默地心算,不要让人看见。别指望他始终如一。亨利以能够理解自己的委员、能理解他们的秘密看法和希望而自豪,但是他决意不让委员们理解他。只要不是——或者似乎不是——源于他自己的计划,他都表示怀疑。你可以跟他争论,但必须注意方式和时机。最好对什么都表示赞同,除非是最为重要的观点,要表现出自己需要指点和教诲的样子,而不要从一开始就坚持己见,让他觉得你自以为懂得比他多。争论时言语要委婉,要给他留余地:不要咄咄逼人,将他挤到墙角。要记住他的情绪取决于其他人,所以想一想在你上次见过他之后,最近是谁跟他在一起。要记住他不仅希望听到你说他有权力,还希望听到你说他很正确。他从不犯错。只是有人打着他的幌子犯错或者用错误信息蒙蔽他。亨利希望听到别人说他表现很好,不管是在上帝面前还是在人面前。“克伦威尔,”他说,“你知道我们该试一试什么吗?克伦威尔,这样肯定会为我争光吧,如果我……?克伦威尔,这样肯定会让我的敌人惊慌失措吧,如果我……?”而这些都是你上周向他提出的建议。没关系。你不要功劳。你只要行动。

但是不需要这些谆谆教导。雷夫有生以来一直在为此而受训。他身材矮小,没有运动天赋,以前从来都无法练习马上长矛比武或其他竞技,偶然起一阵小风都会把他从马鞍上吹下来。但是他有能力做好这件事。他知道如何观察。他知道如何倾听。他知道如何递送密信,有时候,信的内容太过机密,以至于上面没有任何内容;有时候,一条消息太过实在,其含意似乎被清晰地印在泥地上,而它的形式却弱不禁风,仿佛是由天使来传递。雷夫了解自己的主人;亨利是他的主人。但克伦威尔是他的父亲和朋友。

你可以跟国王一起开心玩乐,你可以跟他一起讲笑话。但是正如托马斯·莫尔过去常说,这就像是与一头被驯服的狮子一起玩耍。你搅乱它的鬃毛,拉扯它的耳朵,可你心里一直在想,那些爪子,那些爪子,那些爪子。

在亨利的新教会里,大斋节像教皇统治时期一样阴冷难熬。痛苦、没有肉食的日子使人们的脾气变得烦躁。亨利谈起简时,眨了眨眼睛,泪水就涌上眼眶。“她那双小手,克伦。那双小手啊,像孩子的一样。她毫无心机。而且从不说话。就算她说话时,我也得低下头去才能听清。而停顿时,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她那一点点绣品,那几小片丝绸,那绣有翠鸟的袖子,肯定是从某位仰慕者送给她的布上裁下来的,某个爱上了她的可怜小子……不过她从未接受过他。她的小袖子,她的小珍珠项链……她一无所有……她一无所求……”一滴泪珠终于从亨利的眼里流出来,滑过他的脸颊,消失在他那灰黄交杂的胡须中。

注意他谈论简时的语气:那么谦卑,那么腼腆。就连克兰默大主教肯定也能区别这副形象,与现任王后截然相反的可怜形象。新世界的所有财富都不会满足她的胃口;而一个微笑就会让简心存感激。

我要给简写一封信,亨利说。我要送她一个钱包,因为她离开王后的寝宫后,自己会需要钱。

纸和笔都送到他的手边。他坐下来,叹了口气,然后开始写信。国王的字写得工工整整,这种字体是他小时候从他母亲那里学来的。他一直没能提高速度;他越想写快,字母就越像要往回走似的。他不禁同情他:“陛下,您愿意口述,让我来帮您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