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选出奥古斯都,造就罗马永恒的荣耀(第6/13页)
不久,犹太人介入恺撒与庞培的斗争。阿里斯托布路斯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支持恺撒。公元前48年,恺撒在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被起义者包围时,希尔卡努斯的重臣安提帕特尔给了恺撒重要帮助。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感化罗马人,让罗马统治者对犹太人好一点儿。
恺撒在脱险之后,为了报答犹太人,豁免他们应向罗马人交纳的全部赋税,把加法城归还犹太人,保证其内部自治和宗教信仰自由,允许重建庞培挖掉的耶路撒冷城墙。同时,恺撒命令犹太人自己负责保卫国界,自己承担与此有关的开支。
在这之后,犹太王国内部不同势力在对待本国统治者以及罗马人的态度上一直存在着分歧和斗争。公元前40年,帕提亚侵入叙利亚,掳走了希尔卡努斯。
恺撒被刺后,安东尼支持安提帕特尔的儿子希律为犹太统治者。公元前37年,安东尼击败帕提亚人,占领耶路撒冷,扶植希律为王。
公元前30年,屋大维继续承认希律的地位,并将庞培在公元前63年从犹太王国划出的大部分城市交给他治理。
公元前4年希律死后,罗马三分犹太王国,分别交给希律的儿子安提帕斯、阿尔赫拉乌斯和菲利浦治理。其中,阿尔赫拉乌斯的统治很不得人心。
公元6年,罗马皇帝屋大维废黜了阿尔赫拉乌斯,将其所辖地区置为犹太行省,派罗马任命的总督治理,但在行省内部保留了犹太人自治。公元34年,菲利浦去世,其所治理地区归入叙利亚行省,而在公元37年,罗马又将这一地区交给他侄儿阿格里帕。阿格里帕以国王名义进行统治。
公元39年,阿格里帕又领有被剥夺王位的安提帕斯曾经据有的地区。公元41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将犹太行省并入阿格里帕的犹太王国,但在公元44年阿格里帕死后,又将他的王国重新改为犹太行省。
继卡里古拉担任罗马皇帝的克劳狄乌斯,在对待犹太人和犹太教方面又恢复了提比略的政策。但是,罗马官员滥用职权欺凌犹太人的积弊多年存在,犹太人对罗马统治者的憎恨并没有消除。种种矛盾引起的冲突经常不断发生。
公元66年,犹太人在犹太行省的首府恺撒列亚发动起义。恺撒列亚是犹太人和非犹太人杂居的城市。受过希腊文化教育的非犹太人向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的近臣布鲁斯提出申诉,要求在恺撒列亚的非犹太人在享有公民权方面占据优势。布鲁斯支持这个意见。于是,在恺撒列亚,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爆发了争论和冲突,一些犹太人因此离开恺撒列亚。但是,罗马当局强迫他们返回。这无疑是将犹太人往死里逼。公元66年8月6日,在恺撒列亚街道上发生的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冲突中,曾经离城的犹太人全部被杀。这一事件激起耶路撒冷起义。
领导起义的是吉拉德派(当时犹太教的一个派别),他们既力图推翻罗马人的统治,又想消除大地主、高利贷者和犹太教僧侣的压迫。这一派中激进的一翼被罗马人称为“西卡里”,意为“凶手”,因为他们主张用恐怖手段进行斗争。
西卡里派主要成员是奴隶、贫苦农民和城市下层居民。布鲁斯推行歧视犹太人的野蛮政策,导致犹太人中较为富裕的中间阶级也参加了起义。起义者领袖是吉斯卡拉·约翰以及吉奥拉的儿子西门。
当耶路撒冷发生反罗马起义时,拥有任命耶路撒冷神庙祭司长和管理神庙宝库财产权力的阿格里帕二世正在城里。他先是企图说服犹太人,继而试图用武力制止起义,但都没有得逞。
驻在神庙附近堡垒中的罗马警备军人数不多,很快被起义军击败、杀死。在邻近的王宫中,阿格里帕二世的卫队愿意投降,被获准不受阻碍地撤走。而驻在王宫中的罗马军却在投降后被犹太人杀掉。在耶路撒冷的罗马军很快全被消灭,犹太人解放了他们的圣城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已经取得胜利的起义迅速席卷整个犹太王国,各地起义者很快取得联系。而在犹太人起义顺利发展的同时,许多犹太人和非犹太人杂居地区,诸如大马士革、阿斯卡隆、斯基托波尔等地,都发生了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间的激烈冲突。
罗马驻叙利亚行省的军事首脑加鲁斯在得知耶路撒冷城起义后,立即率领大军前往镇压。他拥有2万名罗马士兵,1.3万名由各附属国提供的士兵和为数众多的叙利亚辅助军队。
罗马联军先占领加法城,杀死那里所有的城市居民。9月,加鲁斯率领军队进入耶路撒冷。但是,在神庙和王宫的坚固城墙面前,加鲁斯一筹莫展。不知什么原因,他很快撤围后退,甚至抛弃了辎重和殿后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