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选出奥古斯都,造就罗马永恒的荣耀(第5/13页)
罗马城一时难以对抗尼禄,但在遥远的边疆行省,反罗马暴政的旗帜相继举起来:西部不列颠女王鲍狄卡领导起义,杀死罗马殖民者数万人;东部巴勒斯坦犹太人也揭竿而起,全歼耶路撒冷的罗马驻军;西班牙高卢也燃起反抗烽火,起义群众要求推翻尼禄……
罗马帝国很快陷入分裂。尼禄一下子变成孤家寡人,众叛亲离,连他经常赏钱的近卫军和已经没什么权力的罗马元老院都宣布他为祖国之敌。外有反军进逼,内有近卫军背叛,尼禄一下子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他开始还想着逃亡,但在逃亡过程中越想越恐惧,害怕被那些恨他的人抓住受羞辱,干脆抽出长剑,在脖子上一抹了之。尼禄自杀的那天是公元68年6月9日。
尼禄死后,丑剧一幕接一幕的朱里亚·克劳狄王朝也谢幕了。各行省军团在混乱中看到了拥君自立的好处,纷纷拥立自己的指挥官为皇帝。打了一年多内战后,东部各省的奴隶主和多瑙河军团拥立的皇帝韦帕芗取得胜利。随后,韦帕芗建立弗拉维王朝。
本为适应奴隶制发展需要,为结束元老院贵族和民主派之间长期的利益之争,屋大维在元老院贵族的认同下,在民主派的真心拥戴下,当上了罗马的元首,并在调整各阶层各地区利益过程中将共和制改为帝制,当上罗马帝国首位皇帝。但是,屋大维后世的继承者却非常凶残腐化,不仅没丝毫屋大维的雄风,还宫廷丑剧迭出,内部动乱不断。渴望安定的罗马人只好在暴君激起的动乱中让另一批行伍出身的人上台当皇帝,以调整统治秩序,挽救罗马面临的危机。
3. 韦帕芗无视耶路撒冷的愤怒
韦帕芗登上历史舞台,与屋大维当年有相似之处,都是在混乱时刻为了实现罗马的安定而出现的。韦帕芗虽然在战争中赢了其他竞争者,但接手屋大维腐化子孙留下的乱摊子,能否迅速扭转局势呢?
与屋大维相比,韦帕芗顶多是一介武夫而已。不过,他是个粗中有细的武夫,粗鲁勇猛,处世不择手段,又精明强干,能在帝国遭逢的各种危机中杀出一条活路,善于在危机中寻找生机。而这种人才正是危机时刻所稀缺的。
韦帕芗即位时,各行省叛离,军纪败坏,财政拮据。他将复杂的事简单办,那就是采用武力镇压和紧缩开支的解决政策。而首先武力镇压的目标,韦帕芗选定了巴勒斯坦犹太人起义。他将这一重任交给儿子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去完成。
在当上皇帝前的公元66年,韦帕芗曾奉尼禄之命统率5万大军征讨犹太人,但未获成功。韦帕芗内心存有很大遗憾。做皇帝后,他便命儿子提图斯率军全力进剿巴勒斯坦犹太人起义。
罗马通过扩张称霸东地中海后,逐渐把侵略魔爪伸向弱小的犹太王国。当时因为罗马内部分配利益的斗争激烈,而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也在积极与罗马争霸,罗马尚未有精力去侵略犹太王国。
公元前63年,罗马名将庞培率军反击本都军。本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战败,走投无路,自杀而亡。本都国成为罗马的附属国。庞培获得胜利后,并未就此罢休,挟着战胜本都之余威,在东方一些小国到处进行干涉活动,扩大侵略成果。他将叙利亚置为罗马行省后,立即向犹太王国进军。
当时,犹太玛卡贝王朝的希尔卡努斯和阿里斯托布路斯两兄弟正在争夺王位。庞培支持亲罗马的希尔卡努斯登上王位。但是,拥护阿里斯托布路斯的百姓拒绝服从希尔卡努斯的统治,他们占领耶路撒冷神殿,对抗新国王希尔卡努斯。庞培派兵帮助希尔卡努斯进行围剿,在苦战三个月后攻破耶路撒冷神殿,将那些反对者镇压下去。
庞培出手相助,当然不是做义工。征服犹太王国后,庞培把大部分领土并入叙利亚行省,只给犹太王国留下巴勒斯坦中部、佩列阿和加利利地区。随后,庞培任命希尔卡努斯为祭司长,对犹太王国进行统治。实际上,犹太王国的世俗政权掌控在新国王希尔卡努斯的重臣安提帕特尔手中。
公元前57年,罗马把犹太王国新国王希尔卡努斯管辖的地区分为5个自治公社,并剥夺希尔卡努斯的世俗权力,仅仅保留他宗教方面的权力。犹太人先受本都国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本都国灭亡后,又受罗马压迫和剥削,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罗马人才不管这些。克拉苏率军出征帕提亚时,肆意劫掠犹太人神圣的耶路撒冷神庙及其宝库,这件事激化了犹太人和罗马人之间的矛盾。公元前52年,犹太人举行起义,但遭到罗马人镇压,被卖为奴者达3万之众。犹太人不得不忍气吞声,继续受罗马的压迫和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