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西方的时代: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第19/24页)
今天美国走到哪儿,世界明天跟到哪儿。1950~2000年间的“绿色革命”使全球粮食产值增长了3倍。物价稳定下降,饮食中肉类所占比例增加。除去疾病、战争、暴乱等非常时刻,世界摆脱了饥荒。
和所有有机体一样,人类吸收了过多的能量,并将其用于繁殖后代。20世纪,随着食品供应的增加,世界人口几乎增长了3倍。但是,另一方面,人类却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人类没有将全部能量用于哺育新生儿,而是将其中一些能量储存于自己的身体中。2000年,成人平均比1900年增重50%。人类的身高增加了4英寸,也长胖了,更有体力了。人们的器官更具活力,身体中的脂肪更多(在发达国家,肥胖更严重),这些大块头们能够抵御更多的疾病和创伤。很明显,现代美国人和欧洲人比他们的祖父辈能多活30年,他们的视力、听觉及其他器官的衰弱时间、关节炎发病的时间均向后推迟了一二十年。在余下的世界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国和日本,人们的寿命延长了近40岁。甚至在艾滋病和疟疾肆虐的非洲,2009年人均寿命也比1900年增加了20岁。
在过去100年中,人类身体发生的变化比过去5万年要大得多。此外,尤其是在富裕国家——人们学会了改变不利因素。自1300年起,欧洲人就开始使用眼镜,而今眼镜已遍及全球。医生发明新的技术来拯救听觉,让心脏起跳,重新接上四肢,甚至干预细胞的生长。公共卫生计划消灭了天花和麻疹,它们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了。垃圾收集和清洁饮用水计划在呵护人类健康方面贡献更多。
图10-7显示的是美国退伍军人受哪些慢性疾病的困扰,从图中我们可以得知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多少。考虑到其工作具有暴力性,退伍军人可能不是研究人类健康的理想样本。但是由于军队保留了大量记录,因而退伍军人这个集合成为研究的最佳子集,从中可以发现退伍军人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惊人的改善。

图10-7 能怎样就怎样:美军退伍军人的健康状况(1910~1988年)
这些退伍军人以男性为主,但是女性的身体状况改变得更多。纵观历史,妇女曾经是生养孩子的机器。由于半数孩子在一岁前就会夭折(实际上,大多数在第一周),而能够平安度过儿童期的孩子中又只有一半能活到40岁。为了保持稳定的人口数(抚养两代人至成年后,妇女及其配偶才可退休养老),妇女一生中平均需要生育5次,也就是说她们成人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要么在怀孕,要么在养儿育女,或者是一边怀孕一边抚养后代。但是在20世纪,这一高死亡率、低科技化的时代终结了。
在1900年以前,身材高大、脂肪多、壮实的妇女所生育的后代更强健,她们喂养的食物更多,对孩子的照顾也更周到。这类妇女的后代很少会夭折,因而人口迅速增长,直到妇女开始控制她们的生育能力。人们总是有避孕的方法(传说,18世纪风流浪子卡萨诺瓦将柠檬一分为二,自制避孕套),因而到1900年,发达国家的出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在20世纪,美国的科学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1920年,橡胶避孕套问世;1960年,口服避孕药出现。在发达国家,出生率降到人口更替水平以下,即一对夫妇平均只生两个孩子。
孩子健康状况的提高和良好的医疗设施将女性从需要辛劳一生的哺育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供熨烫衣物的廉价电子线圈、烤面包机、装在洗衣机上的小型发动机以及吸尘器将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前需要好几个小时的乏味工作现在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轻松解决。以前,妇女总是有做不完的活儿。但是到1960年,妇女可以驾驶汽车(基本上美国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汽车)前往超市购物(这里出售的食品量占全国的2/3),把买的东西存在冰箱里(98%的家庭有电冰箱),她们可以在孩子放学回家前启动洗衣机洗好衣服,然后安安稳稳地坐下来看电视。
经济正快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蓝领工人的人数减少了,对白领员工的需求陡增。这些变化让从家务活中解脱出来的妇女离开家门出去工作。1960年后,在富裕的发达国家中,拥有工作和高学历的妇女比重稳步上升。和前面几个时代一样,这一时代也拥有其主导的思潮。诸如《女性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性政治》(Sexual Politics)等书籍促使美国中产阶级妇女跳出其传统角色,找到人生的成就感。1968年,100名抗议者制止了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小姐选美比赛。到了20世纪90年代,男性和女性共同分担了家务劳动和抚养子女的任务(当然,女性通常做得比男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