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第5/9页)

郅支单于终于率领康匈联军向乌孙发起了进攻。乌孙王国一狼抵不住二狼,步步后退。最后,郅支单于终于攻入了乌孙王国首都,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

曾经美丽的乌孙王国,茫茫五千公里,竟然找不到一个人迹,看不到一缕人间烟火。

三 玩命的陈汤

郅支单于一战定乌孙,亦打出了他在西域的威名。胜利的人,都是很容易骄傲的,郅支单于就是那最典型的一个。他回到康居王国后,开始让康居国王兑现出兵前的诺言:搞定乌孙国后,乌孙是单于的,康居王国也是单于的。

郅支单于想得到的,全都得到了。然而,康居国王怎么也没想到的是,郅支单于一骄傲,就开始翻脸不认人了。首先,把康居国王嫁给他的女儿给杀了。其次,把康居国王安插到他身边的官员,全都砍掉,并且扔到河里喂鱼了。

康居国王终于发现,他引进来的,不是一只什么好鸟,而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接着,郅支单于对康居国王说,康居国是块风水宝地,他不想走了,准备在这永久落脚。为了方便他落脚,得修一个像样的大城。城市的名字都起好了,就叫单于城。

修建单于城的任务,就落在了康居国王身上。白吃白喝,白杀白住,这就是郅支单于的真面目。倒霉的康居国王只好认了,他举国中劳力,费了两年,终于把单于城给修好了。

郅支单于一修好了单于城,汉朝使节又来了。

这一次,汉朝已经是第三次派出使节来了。汉朝使者三次万里迢迢、翻山越岭、忍受着寒冷来康居见郅支单于,只问一句话:你到底把护送太子的谷吉使者怎么样了?不管怎么样,反正就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此时,郅支单于仿佛是翅膀长硬的大鸟,根本就不把汉朝放在眼里了。汉朝使者来一次,他就侮辱一次。为了达到某种讽刺效果,他假惺惺地给汉朝皇帝回了一封信。

信是这样写的:我现在日子也不好混,特别想归降强大的汉朝,听侯您的差遣。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还准备将太子送去长安当人质呢!

都已经三次了,都没法解释清楚谷吉到底哪里去了,竟然还有心说归降汉朝?接着忽悠吧,鬼才相信你的话。

这时,有人开始发话了。说:别等了,打吧!不打,郅支单于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呢!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猛人。一个敢说大话也敢做大事的猛人。千年之话,每当我们想起他的一句豪气冲天的大话,仍然热血沸腾,不能自己。

这个人,就是陈汤。他的经典名言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陈汤小时候,家里很穷,却很喜欢读书,知识渊博,文章也写得不错。可那又怎么样?书读得好,不如混得好;混得好的,却不如生对地方的。陈汤空有学识,却不能转变成生产力。还有,那时候又没有报纸,能写文章也没地方投稿。所以,他总是穷得揭不开锅。

再穷,日子也得过下去,陈汤只好靠借贷过日子。人家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陈汤从来只有借,却没钱还,所以当他再借,门都没有了。人家不借,陈汤变了招,干脆乞讨。于是一来二去,他的名声就在州里传开了。人家一看到他,犹如碰到瘟神,远远地躲开了。

在汉朝,开始穷困潦倒,最后却混得人模人样的,大有人在。比如韩信、陈平。但是,在汉朝的名人中,曾经以乞讨度日的,陈汤好像还是头一个。

陈汤想想,州里都无法混下去了,那就换个点吧!这次,陈汤换了个大地方,那就是长安。

陈汤来到长安后,凭借一腔学识,终于谋到了一个正当职业——太官献食丞。这是一个在内朝走动的小官,不管怎么样,京漂挺不容易的,能够一来就有落脚的地方,很不错了。

不久,陈汤认识了一个朋友。那朋友挺有来头,他的祖父曾是汉朝第一富翁,他的曾祖父曾经是汉朝第一酷吏。可能有人看出来了,曾经荣登汉朝第一富翁的人,当属张安世;被喻为汉朝第一酷吏的,则是张汤。张汤的曾孙,也就是张安世的孙子富平侯张勃,成了陈汤的好朋友。

张勃对陈汤说:“以你的才华,在内朝跑腿,挺可惜的。我当你的推荐人,你换个像样的工作吧!”于是,张勃就像汉元帝刘奭推荐陈汤,不久,结果下来了。结果很意外,陈汤不是被提拔,而是被人唤到监狱报到去了。

张勃一听,顿时也傻了。按当时的规矩,如果被推荐的人有问题被抓,那推荐人也要受牵连的。可陈汤他就是以前借过别人的钱没还,也没见犯啥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