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患难情深(第10/20页)

他接着皱眉道:“以天慈的少林功夫而言,实不亚于少林寺无字辈的高手,怎么一上来便被人剑伤大血脉?想来必是遭人偷袭,在毫无防备之下中了致命一击……”

这杨冰一路说来,有如亲眼目暏天慈遭暗算的情形,实在聪明过人。他说到这里,却被镜明一句话打断:“这暗算手法倒像是鲁烈干的。”杨冰暗自点头,忖道:“这天竺和尚不笨啊。”他低头想了一会,对镜明道:“鲁烈既已大开杀戒,此去雪峰寺不过数十里路,他必然已经前去寻找洁庵了。”镜明和尚道:“瞧这天慈的尸首,显然遇难不久,鲁烈或许尚未到达雪峰寺,咱们快快追上前去。”

杨冰猜镜明的意思,如果建文确是躲匿在雪峰寺,他要尽快赶到,以免鲁烈抢了头功,若是鲁烈和洁庵动起手来,也要赶紧支援。但杨冰却不着急,暗忖道:“建文若是藏在雪峰寺,他手无缚鸡之力,也不怕他跑了;若是鲁烈和洁庵打起来,洁庵乃是罗汉堂最出色的寺外弟子,武功只怕不在鲁烈之下,便让两人多斗一会儿,咱们好坐收渔人之利。”于是便道:“念在同为佛门的缘分上,咱们先把天慈禅师埋葬了吧。”镜明合十道:“阿弥陀佛,此言善哉。”

两人匆匆葬了天慈,杨冰找到一块大石,表面平滑,倒似一块墓碑。他提一口气,使出少林金刚指的功夫,在石上刻了“天慈禅师”四个大字,将石立在坟前,两人念了一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人用汉语,一人用天竺语,虽然各有铿锵,梵汉之唱却也谐和。

两人上马前行,终于翻过了山脊,但所经之处与应文逃亡时翻越的地点相隔了一个岭头,完全看不见鲁烈已经倒毙在岭头后的石坡上。两人策马快步,沿着小路下山,直奔雪峰寺而去。

但鲁烈的尸体却被郑芫发现了。

郑芫离开了地尊,不徐不疾地跟踪杨冰和镜明和尚到了福建,她在支提山麓寻到一间新建的砖砌村舍,用章逸及方冀给大家的暗号敲门两次,应门的竟然是郑洽。

郑洽见了郑芫,大为惊喜,连忙迎客入内,随即紧闭大门。郑洽已从浦江郑义门迁到了支提山不远处的山边,可就近和应文大师父联系报告。郑芫知道郑洽与另外几位建文朝臣仍在策划军国大事,详细情形并不得知,但知这些孤臣孽子暗中募款练兵,藏武于沿海各寺庙的计画并未停止。

郑芫见了郑洽,第一件事便告知应文藏身于这一带的秘密已经引起高层怀疑,京师锦衣卫首领鲁烈亲自下来追查,杨冰和镜明和尚两个武林高手紧随而到,自己悄悄跟踪而来,要尽速通知应文及洁庵、天慈。

郑洽听了惊骇无比,忙道:“大师父随天慈大师在支提寺挂单,有时也在各寺间云游,但以支提寺及雪峰寺为主,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大师父的身分,只当他是天慈大师的晚辈僧人,怎么会引来南京的高手来查人?”郑芫道:“南京情况未明,但目前以保护大师父为第一要务,我现在立刻前往雪峰寺去找我洁庵师父。”

郑芫将驴子寄在郑洽处,施展轻功,赶往雪峰寺。天色向晚时分,郑芫过了山脊,同样被天空盘旋的秃鹰吸引了注意,郑芫虽然心急要赶去雪峰寺,但仍停下身来仔细观看,终于她决定前去探个究竟。

走过两里多崎岖的山石,她来到一个斜伸出峭壁的坡台,在一块岩石下,一群秃鹰正围着啄食一具尸体。郑芫喝叱一声,挥剑将秃鹰赶飞,只见一个魁梧的和尚倒毙在地,脸上已被啄得血肉模糊。郑芫看了半天也认不清面貌,掩鼻暗忖道:“这厮眉目有点像是鲁烈,但怎么会是个和尚?”

她用剑尖挑开僧衣,只见内衫的袖上绣了一条青色飞鱼,正是锦衣卫首领的服饰。郑芫同时看清了这和尚的心口及左大腿上各中了一支钢矢,心口那一箭明显是致命主因。她俯身仔细察看,认出了那支致命的钢矢,再也忍不住激动得哭出声来:“大师父射杀了鲁烈,是大师父射死了鲁烈!”

她想到自己在浦江郑义门万松岭那三间佛堂外的林中,开始传授应文大师父打坐呼吸的少林心法,后来又教他习射钢弩,原是希望找些事情让他去忙,免他终日枯坐愁城,那晓得应文竟天生具有习武的慧根,内力、轻功进步一日千里,更料不到他自行摸索,练成了独步天下的弧线仰射法,竟然能在远距离外暗杀武林高手;头一次实战射击,就射杀了武功高强的鲁烈。

世事难料啊!

终于,郑芫从极度激动之中平息下来,开始思索下一个问题:“不知应文大师父是否安好?他去了何处?他射杀了鲁烈之后,会去那里?如果他去了雪峰寺,将正好碰上杨冰及镜明。”她思考了一会,决心先在四周搜寻一遍,于是施展上乘轻功,飞快地在四周游走,一面注意每一块山石之后、树林之中有无人影。她搜查的范围愈来愈大,身形速度愈来愈快,终于她又回到了山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