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官府出力就是给自己搭桥铺路 (第8/15页)

古平原从总督衙门平安回来,彭海碗已经是谢天谢地,等到听说曾国藩烧了长毛的账簿,更是大念阿弥陀佛。

“这下可好了,满天乌云都散了。佛祖保佑,我明天就去金山寺烧上一百零八支高香。”

“先别忙,我看这事儿没那么容易过去。”古平原一直在沉思。

彭海碗一愣,望着古平原没言声。

“曾大人可是老谋深算之人,他今天摆的不是鸿门宴,可也不是和合宴。明着是放了江宁城里所有生意人一条生路,暗里嘛……”

“我懂了。”彭海碗一拍脑袋,“您瞧我,和官府打交道也不是头回了,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东家您甭管了,这事儿都在我身上,不就是要钱嘛。明天我到钱庄开一张五千两的银票送到总督衙门签押房去。”

古平原微笑着听他说完,道:“那你就甭想回来了,非被扣下治罪不可。堂堂两江总督,岂是五千两银子就能打发的。”

“八千?”彭海碗伸出两根手指,然后又往上加,“一万、两万、四万、五万……”他一路水涨船高,最后赌气地喊道,“十万!”

古平原却只是微笑不语。

“就算是两江总督,也不能这么黑吧,怎么着,十万两银子都不够?那、那他想要多少?”

“怎么说呢,这位曾大人要的既是银子,可也不是银子。”

“哟,您这话透着玄,我怎么听不懂呢。”

古平原起身拍了拍彭海碗的肩膀:“送银子到总督衙门,那是只进不出,赔钱的买卖。记住,咱们是生意人,凡事要想着如何与对方合作赚银子,至少也不能亏本。”

古平原走出门口,彭海碗望着他的背影,喃喃道:“我没听错吧,这位东家要和曾大帅做生意?”

当夜,古平原夫妇就宿在顺德茶庄后院,彭海碗在城内还有处小宅子,这里本来就是茶庄的产业,东家来了自然要让出来。古平原倒是再三推辞,彭海碗却很热心,指挥着家眷铺上全新的被褥,连窗纸都糊了新的。

“您别客气了,不住这儿难道去住客栈?”他凑近了古平原,用独得之秘的语气悄声道,“别看官军克复了江宁,可是长毛也不是一败涂地,眼下城里还藏着不少他们的人,官军落了单被杀的事时有耳闻,据说他们还有反攻江宁的计划,还是住在店里保险些。”

古平原吃了一惊:“你和长毛还有联系?”

“不,不!”彭海碗吓了一跳,连忙撇清,“我哪有那胆子,是顺耳听说的。”

就在几天前,彭海碗正在店里,看见有两个寻常百姓打扮的人往城外走,见城门处兵丁搜检,这两个人迟疑着停下脚步,装着讨口水喝,其实是在观察城门口的动静。

“这两个人我瞅着都面熟,敢情在长毛的兵营里见过,是两个乔装打扮想要逃出城去的长毛。”彭海碗既不敢报官也不敢搭言,不过他在长毛营中做了十年生意,切口俚语都懂得不少,这两个人小声交谈时被他听去了几句紧要的话。

“他们说就在两淮盐场的盐丁中间,藏着个长毛的大人物,盐丁十几万人都听他的,一旦起事可以打官兵个措手不及,离着江宁这么近,或许就能再把城占了。”这两个人没商量完,趁着官兵换岗之机逃了出去,彭海碗就只听到这么多。

“他们有没有说这个大人物是谁?”

“那倒没有。我听说忠王李秀成始终下落不明,总不会是他吧?”

“要真是李秀成,那可糟了。”李秀成是连曾国藩都佩服不已的人物,要不是靠他撑着,早几年长毛就完了,若真是他在策划反攻,那江宁可悬了。

古平原还真为这事儿担了半宿心,谁知第二天午时来到东门外,第一眼看过去便是一怔。

江宁城的东门面朝钟山,可以登高指挥,是当初湘军四面围攻的主攻所在。明太祖修石头城时,城砖之间用石灰、砂土、米浆混合捶成,如同一体坚不可摧。曾国荃用挖地道于城墙之下,然后埋入烈性炸药的方法,才将城墙炸开一段口子,湘军从此鱼贯而入,方才破城。

炸开城墙的地方就在东门不远处,此时尚未修缮,听说城墙实在太坚固,虽然被炸开,可是几十米的城墙连在一起高高飞起,落地时砸死了几百名湘军。也正是因为湘军围城日久,所以城边草木不生,眼目所至一片荒凉,唯有一条通往镇江的笔直官道,以前因为围城而断绝,现在则又渐渐热闹了起来。

如今就在空荡荡的官道一侧,放着一个大大的笼子,笼子是特制的,以铁条打造,里面关着一人,剑眉朗目,身穿长毛王爷的黄缎绣蟒分襟袍,箕踞笼内,虽蓬头垢面,困在笼中,但神情依然卓尔不群。

“哟,这不是李秀成吗?”身旁的彭海碗惊异万分,嘴都合不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