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等顾客上门,不如换个卖法 (第9/17页)
“为什么?”
“我不能说!不过你救了我,我绝不会害你就是,等会儿外面必定大乱,你留在客栈里不要出去,免得被误伤。”说完,程锋站起身便要往外走。
“你……”
“我要趁乱把姐姐救出来,然后远走高飞。”程锋对着古平原深深一揖,行罢礼头也不回地走了。
古平原心神大乱,小小县城眼看就要变成杀戮场,即便是他这样经多见广的人也不能不暗暗心惊。他发了一会呆,忽听城门方向“咚”地一声巨响,当时就辨了出来,是炮声。
程锋没说假话,想不到土匪真的有胆子来攻县城,而且还有炮!看样子声势不小,要真是让土匪把县城打下来,那非是一场血劫不可。即便是官军守住了城,也一定会四处缉拿放火的内奸,到时候自己一个外乡人,又说不清来路,肯定是百口莫辩。
没想到养好了伤却闯到这么一个是非窝里,一定要速速离开,迟了非招祸不可。古平原打定了这个主意,下楼来到客栈院中,外面四处火光冲天,住店的客人连同掌柜伙计这时候都连滚带爬地到了院中,眼望着火红的天,吓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好在伙计拿了古平原的钱,很是效力,一下午的工夫就把马匹干粮准备好了,如今正拴在后院的马槽上。古平原匆匆与店家结算了饭食银子,也不顾掌柜的劝阻,忍着脚上的伤痛咬牙上了马,抖开缰绳奔着南门而去。
一路上大人哭孩子叫,满街都是奔走呼号的老百姓,他们的房子无端端被烧了,冲天大火把一辈子攒下来的家底都烧了个干净,又听说土匪正在四面攻城,耳轮中炮声不断,喊杀声四起,真是如同身坠地狱一般,求救无门只能号泣哭喊。
古平原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求能先出县城到一个安全之所。到了南门他撒目一看就暗自叫苦,别说大活人,就是个耗子也钻不出这城。
就见县城的门上了一道大铁闸,瓮城里围了一营刀剑出鞘横眉立目的兵卒,再看城墙上,隔着10米便设1门土炮,总共不下10余门之多,此刻正怒吼着向城外开火。原来方才古平原听见的炮声不是来自土匪,而是守城的官兵所放。
紧挨着南门便是一座文昌阁,是这县城里最高的建筑,几乎与城墙平齐。古平原见自己出不去,当即下了马,顺着石梯三步并做两步到了文昌阁的最顶一层。从这里可以很容易地看见城里城外的战局。古平原也是读过几本兵书的人,在关外常常替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管带、统领作枪手,应付兵部的考核,如今张目一望便看得出来,眼前这个战况并不复杂。
城里,混入其中的土匪四下放火,此事官兵并不去管,而是县衙里的三班衙役集体出动,捕快、马快、皂班齐上阵,先不管救火,而是遇见一个放火的便逮,这是釜底抽薪的法子,很是奏效,不多时起火的地方已经不再增加,内乱平息,此时方可慢慢救火。
至于城外的情形就更出奇了。城外的土匪个个头扎黑巾,人数大概有几百之众,口中“嗬嗬”乱吼,声势倒是不小,只是他们的样子虽然凶悍,奈何打不开城门。如果能开了城门入内厮杀,那么战局如何孰难预料,如今城门不开,官军应对得法,炮火只对着远处而放,将这批匪徒逼到箭矢火枪的射程之内,然后乱箭齐发,火枪齐射,几十名黑巾匪徒纷纷毙命在城墙外。如此反复几次,匪徒们都慌了神,宁冒大炮之威也不敢再靠近城墙。而就在这时,早就在城墙外的壕沟里待命的绿营马队一跃而出,往来冲杀,登时又有许多匪徒了了账。
“好兵法!”古平原拧眉看着,不自觉就赞了一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算是半个内行,也看出了些诡异之处。
敢情官兵早有防备!
这伙匪徒分明是来送死,说什么里应外合,其实是自己被人家引蛇出洞加上关门打狗,看样子用不多时官军必胜。
古平原知道官军胜了之后必定关城大搜索,连一个土匪的内奸都不会放过,自己虽然清白,可是无法自证,处境堪忧。
“就算出不去城,好歹也要找个地方暂避一时。”古平原心中转着念头,刚一闪念,忽然觉得目光遥遥及处仿佛看见一个熟人。
“乔鹤年?”古平原自信目力不差,虽在百米开外,也能认出一个正在仓皇躲避箭矢的黑巾匪徒正是在山西结识的穷秀才乔鹤年。
这不可能,如今乔鹤年正在京城里当个小京官,如何会跑到千里之外混迹于匪徒之中。古平原真当自己眼花了,也不多想,三步并作两步走下文昌阁,刚想拨马去东城西城看看有没有机会出城,就听“咣”地一声巨响,声震云霄,这声音比炮声可大多了,古平原只觉得脚底下震了三震,连旁边高大的文昌阁都晃了一晃,要不是他及时拉住马缰绳,非跌倒在地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