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歌(第6/27页)

明慧总结,屠苏智商高、情商不高,难以处理复杂的情感和交错的社会关系。他选择困难,反复衡量,往往选出的是负面和恶果。无论仕途还是婚姻。

屠苏本来在机关很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论资排辈熬年头也能上去。后来有个重大项目上马,公司开创者正是屠苏的老上级,在他的动员下,屠苏跃跃欲试。毕竟那边待遇更高,只不过这项事业如果遇挫,工作人员将自谋去处,无论是过去的机关还是现在的公司,都不再负责解决出路。明慧提醒,新岗位假如真是个好机会,早被利益高层的七大姑八大姨捷足先登,轮不到你屠苏。此前,屠苏就想过应聘那些经济回报丰厚的企业,明慧就劝阻过:在高效率、快节奏的企业,屠苏根本拼不过生龙活虎、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她说屠苏还是适合留在机关,平平稳稳地度此余生。其实,以屠苏那种知识分子的心性,机关也不适合,做领导需要擅长摆布,业务能力可以弱于协调能力,而屠苏胜在书本层面的智力,在其他领域明显不足。明慧所谏,是肺腑之言,且是两害相权择其轻的考量。然而屠苏看来,妻子的温情和体谅既是安慰,也有自己的能力被轻视和低估带来的遗憾。屠苏自负,觉得有些发达者只是凭借意外的机遇,假设位于同一起跑线,屠苏觉得自己未必屈居人后。

多年的学霸生涯,让屠苏习惯被人仰视。没有了崇拜的明慧,让屠苏觉得一无是处。屠苏之所以果断地换工作,他的决心和力量,除了憧憬,也包含被婚姻捆绑所产生的对抗。他对明慧失望、对抗,他需要释放自己作为出色者的能量……和委屈。他从这个婚姻里什么也没得到,倒赔进了过去与未来的可能性。也许正是因为这点不甘,当屠苏的能力被小夜肯定并放大时,他的心理得到了豁然的满足。屠苏执意创业,还有隐秘原因,当时他已与小夜暗通款曲,并受到后者的跳槽鼓励。几年之后,投身的宏大事业不了了之,原来的岗位早被鸠占鹊巢,屠苏重回机关已没有选择,委身一个既次要又清苦的部门,升迁遥遥。

就在离开机关又重返的几年间,屠苏离婚了。

11

很难说清,在屠苏与明慧解体的婚姻里,小夜负有多大的责任。即使小夜不出现,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屠苏也许也难与明慧白头到老。关键是,在屠苏困顿于仕途和婚姻的时候,小夜适时登场。

作为屠苏一生中最早的暗恋对象,小夜的再次出场充满欲扬先抑的戏剧性。

小夜自述,第一个打给屠苏的电话,她诉说自己离婚后的落难处境: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地方住。善良的屠苏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英雄救美,飞蛾扑火。小夜把玩笑开得特别长久和正式,她一直维持寒苦的形象,这让屠苏怜惜不已,想尽办法弄到小夜爸爸的账号,立即打款。屠苏在与明慧的婚姻里或许没有完全的满足,像一颗蛀牙没有得到及时修补,小小的溃口,本来可以重视、也可以忽略不计,可屠苏让自己的生活从此决堤。可怜的屠苏,他的温柔善良,他的文学爱好,都成为有害的悲剧因子。他的软弱,他对初恋的怜惜与姑息,他尚未泯灭的拯救落难女孩的公子情怀,他文人心里那点不切实际的爱情期许……一切,导致他做出莽撞而沉重的选择。

自从与屠苏重新联络,小夜就不停往返北京。以屠苏财力,无以支撑宾馆住宿的开销。那时一家人住在明慧的房子里,屠苏自己有时住在合租的周转房——他在这里藏娇小夜。藏不住。这是单位的房产,同事都住这里。何况,小夜公然以屠苏爱人自称。和所有俗套剧本一样,明慧发现,屠苏总是躲在阳台偷偷发短信。屠苏的掩饰技巧乏善可陈,窥出端倪的明慧偷袭,马上就翻出底料。

明慧学识低于屠苏,即使屠苏难以实现她寄予的厚望,她也逐渐接受现实。明慧喜欢屠苏身上的老实厚道,也接受他交际上的吃力和经济上的困窘,但屠苏与小夜那种公然的僭越,触动了明慧的婚姻底线。痛苦之中,明慧选择隐忍;坚持提出离婚的,却是屠苏。两三年的拉锯战僵持下来,明慧无奈放弃。

罔顾幼齿的孩子,屠苏之所以主动且强烈地要求离婚,离婚之后几天就迅速迎娶小夜,原因无外乎几个。没有耐心忍受与明慧的争执。急于安慰受了委屈的小夜。完全公开的艳遇,使屠苏从无可挑剔的好形象,变成令人指摘的角色,他需要法律上的正式名分来平息非议。或许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小夜拟写的剧情陡然反转。

他的温柔善良,他的文学爱好,都成为有害的悲剧因子。他的软弱,他对初恋的怜惜与姑息,他尚未泯灭的拯救落难女孩的公子情怀,他文人心里那点不切实际的爱情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