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第5/8页)

以拳击为例,一般人在打架的时候习惯性地挥动手臂,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杀伤力。一本初级的拳击教程都会首先告诉学生:应当利用腰和肩转动的力量而非手臂本身。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般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是如何缺乏了解和把握,人们的动作往往笨拙而无效率。外家学派对于个别身体功能的训练,当然有助于实现对身体的把握,但是对于内家学派来说,这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内家学派的基本理论,是一种斯宾诺莎主义(spinozism)的东方翻版:意识和身体是同一个“实体”在不同属性上的体现,对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或方面都有与之对应的意识。因此,可以通过对意识本身的体验和把握而深入到身体性存在的基本方面。

我们在此不拟涉及有关具体的经脉与穴位理论——其真伪和具体机制仍然有待现代医学去证实。在此只需要提及,在内家学派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内力(inner power)”的学说,该种学说认为,通过内向投射的方式,可以认识到并且积聚一种奇特的人体能量,这种能量被认为是一切力量增强,速度变快,耐力提高等表面效应背后的原因,如同汽车油箱里的汽油。

这种对人体自我控制能力提升的实体化解释事实上不无可疑。我们认为,所谓内力,事实上是人体内部自我协调的关系范畴。当然,一些史料指出内力有可能在不同主体间相互传递,如果这一现象存在,无疑佐证了内力的实体性质。但毋宁说,这种神秘的实体是人实现自我控制的一种介质,或许是一种生物激素。它或许能够作用于人体的运动终板,形成强有力的生物电信号,使得内力家能够远比常人更有效地支配自身的骨骼和肌肉。对这些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刚刚展开。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获得这方面更为丰富的知识。

现在让我们转向武学的技艺方面。关于这些技巧,在格斗武学中,常常依照使用武器与否和武器的种类进行分类。赤手空拳的搏斗术依照主要运用的身体部位,可以分为使用手和使用腿两大类。腿法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脚的踢或踹的动作来伤害敌人,双腿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所谓的连环腿,就是通过双脚的连续踢出而叠加其杀伤力;但使用手的武学却非常繁复:依其运用方式,可以分为拳法、掌法、爪法和指法。一般说来,掌法是用手掌的边缘去进行砍削。但具有内功的格斗家常常用掌心进行拍打,这种对普通人而言较为低效的格斗方式因为能够得到内力方面的支持而为一些武术家所青睐。同样,另一种特殊的武学是指法,即通过手指戳或捏的方式传递内力。这种武学如果没有内力的配合,就很难收到什么效果。在当代中国,一些优秀的武术家可以用一只或两只手指的支撑让身体倒立,而在历史上,某些指法甚至可以利用内力造成空气中的冲击波,在数英尺内进行超距攻击,堪比手中握有一把无形的长剑。

使用武器的格斗术,一般按武器的种类进行分类,总体上可以分为手执武器和投射武器两类。前者是指通过手的执握可以进行长时间使用的武器,譬如刀和剑,后者是指一次性的投掷或发射出去的武器,譬如飞镖或其他暗器。大型的或机械性的远射武器,譬如石炮和连弩一般不在武学的研究之类。事实上使用这些武器也不需要对身体动作有特殊要求。按照使用武器的不同,存在着刀法、剑法以及使用各种投射武器的特殊技巧等。一般说来,有多少种武器,就有多少种与之配合的格斗技术。其中刀法和剑法是最为重要的。刀法较为易学而实用,具有可观的杀伤力;剑法则较难掌握,但可塑性和运用的空间更大,能够和武术家的内在精神契合得更圆满,被普遍认为是最高等的武术。

这些格斗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被严格区分成各种招式(manoeuvers)。所谓的“招式”既不仅仅是一个姿势,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固定的一连串的动作,对其中每一个动作的标准都有细致而严格的要求,类似于现代体操中的动作环节。这一点曾经令西方人感到迷惑不解:在变化无穷的实战中完全搬用这些固定的动作似乎是愚蠢的做法。更好的方式似乎仅仅确定一些实用的基本原则,而将具体的攻击动作留给学习者进行自由发挥。从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人的武学理论是他们文化传统的翻版:生搬硬套,墨守陈规,拘泥传统,而压制一切个人自由和创造的可能性。

但是这些看似合理的指责很难得到实证方面的辩护。悖论的是,正是这种以固定招式(也被称为“套路(fixed ways)”)为主体的武术体系造就了中国人杰出的武学成就。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中国武术体系中几乎为每一种对敌的状况(包括敌人的远近,使用武器的种类,摆出的姿势等)都准备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招式。这些招式往往是在长期的实战中所凝固而成的最佳策略,或者是过去的著名武术家精心设计,并在格斗实践中得到验证的产物。很显然,在没有时间仔细思考的对敌情境下,记忆力比临时发挥的思考能力更重要。运用一个现成的招式,不需要任何思考就可以发挥极大的威力,这显然比临时决定的攻击方式更为高效。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在之前的许多年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记忆和练习,直到学习者达到可以近乎本能地使出的程度。就此而言,中国人的武学思想表现了突出的实践智慧。实际上,西方世界在一些军事操练上也采用了类似的原则,譬如马其顿方阵和罗马的龟甲阵,每一个步伐和动作都是固定的。但是从未在个人层面上像中国人那样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