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曼陀罗(第19/22页)
三年走吴越,踏遍千重山;
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鸨还。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是望云人。
——望雪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诗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薄薄酒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
有情风万里卷湖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出郊寻春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檐州。
——自题金山画像
我们时常随口吟哦出来的诗句,许多是出自于东坡的手笔。他这些动人的诗词所以能使人长记不忘,是因为其中有深刻的禅思。
不仅诗歌如此,东坡的随笔,有时候读起来仿佛是出自禅师之手,例如他说:“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养生无他术,安寝无念,神气自服。”(《养生论》)“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耐痒,真有道之士也。”(《春渚纪闻》)“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东坡老林》)“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与李公择书》)“作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与谢民师推官书》)
苏东坡的平常笔记固充满禅意,他还写过佛法与禅法的许多颂、赞、偈、铭、记、书、序等等,明朝的徐长孺曾辑为《东坡禅喜集》八卷,其中关于禅悟的体验珠玑遍地,我们也选一些来看:
慈近乎仁,悲近乎义,忍近乎勇,忧近乎智,四者似之,而卒非是,有大圆觉,平等无二。无冤故仁,无新故义,无人故勇,无我故智,彼四虽近,有作有止,此四本无,有取有匮。有二长者,皆乐檀施,其一大富,千金日费,其一甚贫,百钱而已,我说二人,等无有二。
——观世音菩萨颂
旃檀非烟,火亦无香,是从何生,俯仰在亡。弹指赞叹,善思念之,是一炷香,是天人师。
——罗汉赞
以口说法,法不可说,以手示人,手去法灭。生灭之中,自然真常,是故我法,不离色声。
——赞禅月所画大阿罗汉
我观世间诸得道者,多因苦恼。苦恼之极,无所告诉,则呼父母。父母不闻,仰而呼天,天不能救,则当归命于佛世尊。佛以大悲方便开示,令知诸苦以爱为本,得爱则喜,犯爱则怒,失爱则悲,伤爱则惧,而此爱根,何所从生,展转观察,爱尽苦灭,得安乐处。
——朱寿昌梁武忏赞偈序
寒人者冰热者火,冰火初不自寒热,一切世间我四大,毕竟谁受寒热者,愿以法水浸摩尼,当观此石如瓦砾。
——玉石偈
至人无梦。或曰:“高宗、武王、孔子皆梦,佛亦梦。”梦不异觉,觉不异梦;梦即是觉,觉即是梦,此其所以为无梦也欤。
——梦斋铭序
大悲者,观世音之变也。观世音由闻而觉,始于闻,而能无所闻;始于无所闻,而能无所不闻。能无所闻,虽无身可也;能无所不闻,虽千万亿身可也。而况于手与目乎?虽然非无身,无以举千万亿身之众,非千万亿身,无以示无身之至。故散而为千万亿身,聚而为八万四千母陀罗臂,八万四千清净宝目,其道一尔!
——大悲阁记
众生以爱,故入生死。由于爱境,有逆有顺,而生喜怒,造种种业,展转六趣,至千万劫,本所从来,唯有一爱,更无余病。佛大医王,对病为药,唯有一舍,更无余药,尝以此药,而治此病,如水救火,应手当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