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烦恼将成为明日的笑话(第14/19页)
一被采用,持不持久,那就要看你的功力了。投稿时,最忌把稿纸填得满满,一点儿空格也没有,这等于是下围棋,需要呼吸,画画,也得留白呀。一篇专栏,也可以当成一幅漂亮的构图来欣赏,如果你写久了,就能掌握。
或者,换一方式,十篇全写同一题材。以专家姿态出现,像谈摄影相机、谈计算机、分析市场趋向、全球大势、今后的发展等等,也是一种明显的主题。
既然要写专栏,记得多看专栏,仔细研究其他作者的可读性因素何在。我开始时,先拜十三妹为师,她是专栏作家的老祖宗。本人未见,读遍她的文字,知道她除了谈论国际关系、文学音乐戏剧之外,也多涉及生活点滴,连看医生,向人借钱,也可以娓娓道来,这才能与读者融合在一起。
我每次下笔,都想起九龙城“新三阳”的老先生,他每天做完账,必看我的专栏,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当我写外国小说、电影和新科技时,我会考虑到老先生对这些是否有兴趣?
所以,这些题材我偶尔涉及,还是谈吃喝玩乐为妙,这到底才是生活,像和经常光顾的肉贩交谈,他说:“我昨晚看了你监制的三级片,和老婆不知多快乐!”
这种快乐,就是好看了。
从苹果赚回点钱来
引人入胜,先免费,后收钱,是计算机程序的基本道理。我们都来动脑筋,从苹果赚回点钱来。(蔡澜语录)
脑筋比不上乔布斯,只是花钱买他的新科技,没有收入,心理不平衡。
一开始,网站是免费的,随着人气的增长,就卖起广告来,但只限“谷歌”、“Facebook”及“Youtube”等巨子,一般人如你我,靠不着边。
广告收入虽多,但比不上“应用程序Apps”。九毛九美金,加起来,也是真金白银。苹果发明了这个武器,可以打倒所有的杀手,一方面也赚个满钵。
好了,我们也去做一个应用程序,多多少少,捞点油水。
但当今苹果的Apps,已近三十万个,怎么能在其中发围呢?而最基本的,是有了主意,怎么着手?
听起来很容易,有一个网站可查,叫:http://developer.apple.com,就会教你怎么做。
但一开始,就要先打三十大板,苹果要求你缴一百块美金的申请费,再给你进入。参加之后,又规则多多,烦不胜烦,等了又等,也不一定批准你。
不过我做人的原则,是做了,机会五十五十,不做,机会是零。
交一百块,也许会成功,或者失败,总有个开头,赚不赚钱,要等到你走了这一步再说。
我也一向说,做多了,就成专家;成为专家,就可赚钱。做程序的痛苦,可在一篇文章谈到:http://mikeash.com,《The iPhone Development Story》,那么烦的一道程序,你一直研究,研究多了,便觉得简易,一般人不愿意做的时候,有你代劳,岂非美事?
付出劳力,当然要收费,收多少?也是一百美金可也。有志者既然付了一百入场费,也不在乎再花一百,省却申请的工夫。当然,这也不保证能顺利成功的,当成加一倍的入场费好了。
这便是商机。
要知道,那三十万项的程序,是英文为主,要脱颖而出,那就得抢先进入中文市场,苹果制品在中文方面的程序刚刚开始,那种潜力是无限的。
还是举个实例吧,外国有了,日本跟着有。小学馆看准了,把他们出版的《大辞泉》整本输入,里面图文并茂,又有中日、日中、日英等可查,售价十六点九九美金,也卖个满堂红。
中文辞典,也早有人做,像《金山词霸》等,台湾的《远流字典通》也编得不错,还有文字发音,但没有《大辞泉》那么专业,而他们专注的,是一切有关日本的东西。关于中国的,尚未出现。
只要做得详细,就有人买,“小学馆”又出了《日本四季的花朵》,有背景音乐,可查春夏秋冬的花,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也是图文皆佳,售六块九毛九。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出一本中国的花卉来卖呢?内地不出,香港出好了。由渔护署来负责编辑,他们的数据和图片最齐全。
当年,我的父亲带着我去游植物公园,每一棵树他都会叫出名字,我好后悔没向老人家学习。如果手机上有了这本书,那么你也可以向你的子女说明。这是多么高深的一种身教,花个六块九毛九,又算些什么?
如此类推,可出的还有关于水果、菌类、海鲜、美食、风俗、昆虫等等,数之不尽,但主要的还是要内容丰富,精益求精。
工具书最好卖了,市面上讲风水、命理和凶吉的中文版众多,但是讲知识和常识的很少。这是常青树书,不跟流行,读者只要有一点儿的求知欲,都会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