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要和比你努力的人在一起(第18/20页)

只是对一切平静接受,用力克服,全心全意地忍耐着。练习瑜伽时身体做很令人疼痛的动作时,老师会温柔地说,接受疼痛,适应疼痛,你的身体就会成长。

好像人们总是特别爱回忆那些艰难的时刻,回忆翻越时的勇气,转机来时的惊喜,事情一点点变好的感觉。

这些都能证明我们曾经是多么棒的人,证明那段无比投入和用力活着的时光。

记得那时候每天上班,从住的地方到公司需要坐十二站地铁,七点半慌慌张张地出门,七拐八拐地从地铁口出来到地面上来,穿过天桥下来,再坐半小时班车才能到公司,这时候已经九点,其中好几次都差一点赶不上班车。

这一路上可以看到楼下卖煎饼的阿姨在打鸡蛋,地铁工作人员把排队上车的人往上推,抢到座位的上班族垂着头打瞌睡。

下班时间是一天中最愉快的,路上可以看到餐厅服务员在后门抽烟,中介公司的员工穿着正装站在路口东张西望,小卖部的老板在玻璃门里收钱,收拾垃圾的大叔翻开桶盖,下班的女孩带着浮粉严重的脸回家。

他们看起来都是渺小的、平凡的,不知道来自什么地方,或许是某个小县城、小乡村,也不知道谁的此刻正是人生的艰难时刻,谁又在昨夜里暗暗哭过,已经不是可以投入妈妈的怀抱寻找安慰的小孩子了,大家都需要自己鼓励自己去打起精神照常完成一天的工作。

每天都在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漂亮一点,更智慧一点,更坚强一点,更成熟一点。

理想难酬,恋人未满,除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毫无办法。

对人生处于easy(轻松)模式的人来说,活着就像蹦蹦床,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保护和支持,只要自己努力跳一跳就可以轻松在上。

而对人生开启了hard(艰难)模式的人来说,活着就像攀岩,平地而起,每一步上升都要克服地心引力,艰难常在,忍住就好,多看看别人努力攀爬的背影,多想想自己的一路艰辛。

对这座繁华的城来说,我们是蝼蚁一样的存在,风可吹我,日可晒我,雨可淋我,我精心构筑的生活,有时候很脆弱,轻易就进入艰难时刻。

可我们还在认真地相信:只要自己变得更好,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比自己想象的坚强多了。

毕业之后,最容易丢的三样东西

我们对于青春和大学的怀念,至死方休。

这种怀念的程度到了随便一部烂片,只要是关于校园的青春电影就可以骗我们进电影院的地步。

在学校附近小馆子里喝掉的啤酒,深夜与同学轧过的马路,谈情说爱的校园情侣,食堂,宿舍,教学楼,操场的草坪,打开水的暖壶,点名签到,期末考试刷夜,社团活动,老师,同学,班花,校园歌手大赛里唱民谣的男生,女生节,一二·九大合唱。

这些都是曾经的好时光。

只是后来毕业了。

朋友说,那些喜欢怀念过去的人,大都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

并没有遇到很爱自己的人,并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没有看到明天会更好的希望,所以,才会疯狂地贪恋过去,并且高估自己的青春。

你毕业几年了?过得还好吗?

很多人都在称赞90后多么勇敢,多么出色,多么不同,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只是在害怕衰老、崇拜年轻,又或者,他们看到的只是杰出的少数。大部分90后都会在毕业之后,进入一个社会岗位,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起来。

从学校到社会,完全是两种心境,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变化。

当年我读书的时候,所在的高中是当地最好的高中,校服丑得像空调修理工的工作服。但是每次有人通过校服认得我是一中的学生时,我能瞬间就地变身成一只神气的大公鸡,抬头挺胸。

考进大学,我还是可以乖乖地跟别人说一声,我是大学生,还在念书,上公交车刷卡打四折,社会对学生有着格外的优待和宽容。

毕业之后失去了“学生”这个身份,变成一个初入职场的社会人,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领导不是老师,同事也不是同学,四面八方的现实会让我们在一次次碰壁之后渐渐变得学着迎合,不服气的通通服气,胡思乱想通通放弃。

四五年之后,很多人的面容都会发生变化,就像一道新鲜翠绿的蔬菜下锅后失去了水分,渐渐地增加一些老到沉稳。

我研究生室友月姐,上学期间彪悍无敌,课间她趴在桌子上睡觉,后排同学打闹太吵,她直接抬手砸过去一本书让他们闭嘴。

可是上班之后被前辈使唤得跟小丫鬟似的,她是公司财务部门的一员,然而每天都要负责给领导端茶倒水,有时候为了帮领导去学校接孩子,她可以下班很早,还曾给领导孩子做英语课作业的PPT(幻灯片)。如果只是辛苦就好了,领导还经常批评她:“你真的太笨了”“做事之前能不能多动脑子”“你根本不适合干这一行,你在这一行就是给其他同事添麻烦的”“你要感恩公司,给你这种菜鸟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