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1/12页)

横路知道这便是陆家的主人了,双腿并齐,直起直落,向着二爷鞠了一个躬。

二爷微笑着将一行人让了进去。

进到屋内,见到墙上陆家祖先的影像,横路又是一个大躬,其郑重程度,不亚于见到祖宗本人或日本天皇。

宾主先在沙发上就坐,二爷与鬼子们聊的内容是君子必慎其独这些连现今年轻人也听不进的清谈,翻译根本没有表达的能力,只暗暗叫苦,这便使二爷更显得高深莫测,笑容,有礼,智慧,风骨,无为,何等风度,令人完全倾倒穿滚边袄的小丫头端上来六个干果碟。琥珀核桃仁,烤腰果,酥糖,花生蘸,糖溃金桔,瓜条果脯和清茶。饮茶的茶具是专由景德镇购置的黄底盘龙高彩盖碗,盖碗内泡的是上好蒙顶茶。

横路打开盖碗,只呷一口,便大呼。好茶!好茶!

东洋人饮了都纷纷叫奸。只那个洋狒狒喝不出所以然,眨着眼睛不知说什么。

二爷说。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是中国诗人白居易赞美蒙顶茶的诗句,《茶经》上将此茶列为中国第一,唐代开始至清朝,蒙顶茶皆被列为贡品,千佘年盛名不衰。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山顶有茶树七株,史书记载,该茶遇春雷鸣响而发芽,每年春季一经雷起后,县太爷选吉日者朝服率众人上山,焚香礼拜,然后便亲自督战,每芽只取一叶,摘回用新釜烘焙,选其中青润完整的为正片贡茶,贮银瓶中,着人解送京师。其中叶片不甚完美者,揉成球卷,分送各官府衙门。现在皇上已无,当然已不再进贡,蒙顶山已大量种植茶园,只要有钱,无论谁均可以买到蒙顶茶,而真正懂蒙顶茶的人却不多。现今,中国北煤可以南运,而南水尚未北调,故而效仿白居易用扬子江水煮茶便成虚话。然而蒙山茶却是真正的货真价实,眼下诸位喝的便是一品蒙顶石花广

一席话不唯日本人,连丁一和林尧也为之惊呆厂,关于茶的知识他们知道得并不比鬼子多,只觉今日这茶水香气芳郁,非同一般,却不知还有这么多内容。

二爷又说。蒙顶茶树乃仙人所栽,若饮够一两,可治宿疾,服入二两,消灾免难,三两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但顶上的茶太难摘采,一般人采不够二两,所以既不能脱胎换骨也不能立地成仙

大伙听哈哈一乐。

横路说。中国的茶文化,渊远流长,是日本的师傅。又谈及今日在星星厂品尝的醋,依然赞不绝口。

丁一觉得这里有戏,在醋上怕大有文章可做。

二大大告诉大家,晚饭已经备齐,可以入席了,于是大家向正屋东间走去。

东间大圆桌上,摆着精致碗碟,正中一个丹凤朝阳的大拼盘亮艳夺目,几个洋人争抢着用相机哗哗拍照,都说是舍不得动筷于。

入座时彼此客套了一番,虽说圆桌不分上下,二爷还是以主要身份坐在横路的右侧,丁一为便于说话,紧挨横路而坐。

两个小丫头轮翻将酒菜上齐,都是市面少见的奇特之物,令人眼界大开。—小坛黄泥封就的花雕被抬进屋来,当场开封,酒香四溢,令人闻之便酒瘾难耐。小丫头将酒温了,给每入斟上,二爷举盏相邀。请一酒未沽唇,洋狒狒不利落的筷子率先奔了一盘樱桃肉。陆家的楼桃肉是用瘦猪肉切成櫻桃大小的方块,与櫻桃汁共同放入小罐中用文火煨六七个小时,直至将汁味全入肉味,肉色红润,如时鲜櫻桃一般才收汤起锅,装入盘中,食之甜润绵软,果味实足,是上好佐酒佳看。其余几碟五香熏鱼、蒜蓉干贝等也无不各有特色。

温热的花雕使不胜酒力的洋人脸上泛出了桃花色,横路再也端不起架子来,竟与二爷排开丁年庚,说自己是昭和十五年生人,老家在北海道的札幌,父亲曾是32步兵团病马厂的兽医,这一说,二爷的脸当下就有些阴,林尧怕岳父这时说出什么我们家老四就是让日本人给凌迟了之类的话来,赶紧示意斟酒的小丫头快上菜。

头道菜是黄焖鱼翅。

接着上来的是红烧鲍鱼,按人头份,一入一个,不多不少。丁一向横路介绍,一个鲍鱼的价格是他一月的工资,横路听了竟说,在日本他压根儿吃不起这东西。

小丫头端来几个洁白的茶盏,里面装着清水,洋狒狒端起来喝了一口,直称好味道。

丁一与林尧也不知此物有何用途,都不敢造次,但看二爷如何举动。

只见二爷用盏内之水轻轻漱了漱口,吐在备好的盂中,丫头送上手巾,二爷擦了嘴。

于是大家才明白,盏内温水是作漱口用的,遂也学着一二爷的样子漱了嘴。

丁一说。吃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玩这套花样?

二爷对他说。下道菜是燕窝,是讲究品味的菜,满嘴浓酽怎能体味出它的妙处,必须净了口才好品尝丁一知道,二爷明着是对他,实则是说给横路,便不住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