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9/12页)

万事俱备,只待开张,依着林尧、金静的做法是要放炮、挂牌,大张旗鼓热闹一番。但二爷死活不答应,二爷再三强调。我不是开饭馆的。

明明是饭馆!林尧跟岳父争辩。

是饭馆也不能叫饭馆,老头子晃着脑袋坚持。

金静赶紧请二大大打圆场。二大大笑而不语,许久才缓缓地说。不是饭馆也好,陆家也不可能开饭馆。

二大大这一说倒闹得林尧与金静大惑不解。咱们前而一通折腾不就为了开张嘛?

总不能因了二爷一句话就功亏一篑。

一大大说。对外谁也不说咱们是开饭馆,谁要吃提前二天预订交款,咱们说好了,陆家每天只招待两桌,来吃的就算是来陆家品尝官府菜,陆家当家的自然要作陪,否则恕不招待。大家都觉二大大的主意新奇独特,只是不知是否行得通。

果然,开张数日,人们从陆家门外过来过去并没人知晓里面可办饭局,两个雇来的小姑娘没事便在园子里耍,后来闲得太无聊,二大大就让她们剪树枝,清扫落叶,把陆家大宅各个角落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小雨由日本打来电话,说日森食品株式会社副社长已经由东京出发,先去东北考察大豆,然后到丁一的厂里来参观,根据日程安排,该是正月十五日到达,盘桓一日,第二天早上离开,让那个叫丁一的务必做好招待工作,抓住这一机会。

为了跟洋人打交道,林尧与丁一各做了一套西装,当然是由星星厂出钱,两套西装近三干元,搁平时,连袋营养粉也舍不得的丁一会心疼,林尧对他说生意谈成了何止有十个三千,百个三干,穿着太寒酸了让人看不起,为这个谈不成生意也是遗憾,总之该做到的要尽量做到,而子该撑足的一定要撑足,千万不能露出小家子气来。外商到来之前,星星厂全体职工停产打扫卫生,连厕所的尿池子都派专人用硫酸细细刷过,为保持厕所淸洁下令全厂职工在最近一周,不许进入厕所,如遇急需,可去厂门外,三百米处公共厕所9公厕每次收费一角,各班组长可根据情况给予报销,每人每周最多不能超过一元。仝体职工都支持厂长这项决策,谁都希望厂里能有起色,这次谈判直接牵扯到大家今后的利益,能否长工资,能否发奖金,能否按时报销医药费等等统统在此一举,不让上厕所算什么,大家愿意忍着,因为洋人也是人,来了保不齐也要上厕所,若进了一让中国人的尿床熏昏了,在谈判桌上因昏头涨脑而不能签字,岂不是得不偿失。在丁一的督战下,星星厂究竟扫了几遍地,涂了几遍墙,已没人能说得清楚,各车间都发了几斤洗衣粉,除了洗刷窗台机器外,每人的衣服也要狠洗三遍,用烙铁熨平,留待外商来时穿出,除此而外无论男女,每人都发了帽白口罩,平时不许戴,也等洋人来厂一并亮出。又送出几个有姿色女工到大宾馆,日日加紧训练,端茶倒水,连走路的姿势说话的音调都着人加以调教和指导,这样一算,外商尚未到达,万余元便已拋出。厂一咬牙坚持着,星星厂已摆出背水一战的决战态势,事情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正月十五那天,洋人准时来了。令星星厂全体职工十分沮丧的是,那天又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雪,清爽的厂区被雪遮盖,也就是遮盖了全厂职工的辛勤劳动成果,拖得湿漉漉的办公大楼地面,经数十双踏过雪的皮鞋踩踏,变得湿漉漉而且含混不淸。不过让入欣慰的是一行洋人中,不唯有长得完全中化了的日本人,也有金发碧眼的样人。金发碧眼者很快发现他的存在很能提中国人的精神,便越发挺胸抬头,摆足了派头。

丁一瞄得很准,他发现这群人中真正拿事的是那个其貌不扬,黑不溜秋,长得有点像大猩猩的日本小老头,于是集中精力向小老头发动了进攻。小老头叫横路达三,翻译介绍他的名。字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好笑,因为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想起广日本电影《追捕》里的横路敬二。横路敬二在中国人眼中是个很有人缘儿的人物,至于是好人是坏蛋,那又自当别论。但眼前这位横路却沉着脸,满是挑剔的目光,在车间里站着,看看窗户,又看看顶栅,就是不往机器上瞄,这使丁一很懊恼,因为他一直将重点放在了下面,忽略了尘土多厚的房顶。于是他便吸引横路的注意力,反复地向横路先生介绍本市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横路先生不为所动,还是一个劲儿地看顶棚一说。这里属北方产麦区,对小麦类的食品加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城市风景、文化古迹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横路小老头并没有接碴儿,丁一心便想。这才叫硬扎势呢,望着小老头雪白的衬衣领子,他有些不知所措,正皱眉间,横路猛地转过身用眼睛打量着他,这使得他更慌,竟稀里糊涂地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么,我们也并没强迫谁,林尧倒吸了一口冷气,想阻止丁一却听横路用日语说了些什么,翻译说。必须把厂房掀顶,重新改建,这样烂旧的棚子不符合卫生食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