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9/12页)

他用各式各样的办法打发时间。他读书,教保罗下棋,在走廊锻炼,同伊朗人聊天,掌握广播和电视新闻中的所有信息,还有就是祈祷。他对监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查,丈量牢房的面积、走廊的长度,勾勒平面图。他坚持写日记,记录下牢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以及探访他的人告诉他的所有事和所有新闻。他使用名字的缩写字母而不是全称,有时还会加入虚构的时间,或者真实事件的修改版本。倘若日记被没收,审查人员读过之后将不知所云。

同所有地方的囚犯一样,他迫切期待有人来探监,就像孩子期待圣诞节。EDS公司的同事会带来可口的食物、温暖的衣物、新书,以及来自家人的信件。有一天,基恩·泰勒带来了比尔六岁儿子克里斯托弗【18】站在圣诞树前的照片。尽管只是在照片中看到儿子,比尔还是顿时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自己所期待的是什么。他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决不放弃希望。

比尔将写给艾米丽的信交给基恩,基恩会在电话里念给她听。比尔认识基恩十年了,关系亲密——撤离行动后他们就住在一起。比尔知道,基恩并不是传说中那种冷漠的人——有一半的冷漠都是他装出来的——但是在给妻子的信中写“我爱你”之类的文字还是挺难为情的,因为得通过基恩之口将这句话转达出去。最终比尔还是克服了心理障碍,因为他非常想让艾米丽和孩子们知道他有多么爱他们,说不定他再也没机会对他们说这句话了。这些信就像是执行危险任务之前飞行员写的一样。

探访者带来的最重要的礼物是消息。院子另一头平房里进行的短暂会面中,谈论的都是营救保罗和比尔的各种努力。在比尔眼中,时间是最关键的。总有一个办法会成功。不幸的是,伊朗却在陷入混乱。革命力量风起云涌。EDS公司来得及在全国爆发革命之前将保罗和比尔救出去吗?

EDS公司的人到监狱所在的德黑兰南部来也越发危险了。保罗和比尔不知道下一次探监是什么时候,甚至连会不会有下一次探监也不知道。一连四五天没人探监的话,比尔就会怀疑其他人都回美国了,将他和保罗留在了伊朗。考虑到保释金之高,德黑兰之危险,他们是不是放弃了营救保罗和比尔?他们可能被迫离开,以保全自己的生命。比尔记得美国从越南撤离的时候,留在最后的大使工作人员是用直升机从房顶上救走的,这一幕似乎又要在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重现。

大使馆官员偶尔会来探监,给他些许慰藉。大使馆的人来监狱也冒了险,但他们从未带来政府如何全力以赴帮助保罗和比尔的消息,比尔由此推断,国务院没有尽职。

他们的伊朗律师侯曼起初来探监时,他们都欢欣鼓舞,但后来比尔意识到,侯曼承诺了很多,但实现得很少,伊朗人的办事风格就是这样。同达德加交涉的失败令他们沮丧而绝望。达德加轻易就战胜了侯曼,而且铁了心要将保罗和比尔关在监狱里,看着这一切让他们恐惧。比尔当晚失眠了。

保释金高得惊人。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人支付过这么多赎金。他想起美国商人在南美被绑架的故事,绑匪索要的赎金是一两百万美元(人质通常都被撕票)。对百万富翁、政治家和名人的绑架,索要的赎金则高达三四百万美元——但从来没有一千三百万美元。没有人会为了保罗和比尔付这么多钱。

何况,即使付了这么多钱,他们也不能离开这个国家。他们很可能被软禁在家中,而暴徒将占领外面的城市。保释金有时更像是陷阱,而不是脱身之策。它好比将人置于困境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

这段牢狱之灾是宝贵的教训。比尔学会了在没有好房好车、吃不到可口的食物、穿不上干净衣服的条件下活下去。住在一个蚊虫爬满墙壁的肮脏房间没什么了不起。他生命中的一切都被剥夺了,他发现自己唯一关心的就是家人。仔细想想,也只有家人才重要:艾米丽、维姬、杰姬、珍妮和克里斯。

科伯恩的来访让他的情绪稍稍好转。杰伊穿着宽大的羽绒服,戴着羊毛帽,下巴上长着红胡子——看到他这个样子,比尔就知道他来德黑兰不是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科伯恩来访时主要同保罗说话,而保罗没有将获知的情况转告比尔。比尔没有不满——他需要知道的时候就会知道的。

但科伯恩来访后就传来坏消息。1月16日,国王离开了伊朗。

走廊里的电视机常开着,尤其是在下午。保罗和比尔同其他囚犯一起观看了在梅赫拉巴德机场的皇亭举行的小仪式。国王、王后、他们四个孩子中的三个、国王的岳母,以及一群侍臣一起,来送行的是首相沙赫普尔·巴赫提亚尔和若干将军。巴赫提亚尔亲吻了国王的手,王室一行进入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