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10/12页)
监狱中的高官面色凝重——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王室或王室近臣的朋友。如今,他们的主子离开了。这至少意味着,他们不得不长时间待在监狱里了。比尔觉得,国王离开后,亲美的伊朗也将不复存在。将来,德黑兰将更加动荡混乱,美国人在这里将更危险,而保罗和比尔获释的希望也将更加渺茫。
电视上播出国王的飞机升入蓝天后不久,比尔开始听到一种背景噪音,仿佛监狱外很远的地方有一群人在吵闹。噪音立即升级为尖叫、欢呼和号角声混杂成的喧嚣。电视画面展示了喧嚣的源头——成百上千伊朗人涌上街头,大喊着:“国王跑啦!”保罗说这让他联想到费城的新年游行。所有的车都打开头灯,喇叭轰鸣。许多司机把刮雨器拽出来,挂上旗帜,然后启动刮雨器,旗帜便左右挥舞。卡车载着大肆庆祝的年轻人,缓慢行进。整个城市里,到处都有人将国王的雕像推倒击碎。比尔不知道暴徒接下来会干什么。他继而担心起警卫和其他囚犯下一步的行动。伊朗人民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情感喷薄而出,美国人会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吗?
那天剩余的时间,他和保罗都待在牢房里,努力不引起旁人注意。他们躺在床铺上,漫无目的地谈着话。保罗抽着烟。比尔努力不去回想他在电视上看到的恐怖画面,但无法无天的暴徒的吼叫,革命胜利的集体狂欢,透过了监狱墙壁填满了他的耳朵,就像是闪电间歇中震耳欲聋的雷鸣。
两天后,1月18日上午,一名警卫来到五号牢房,用波斯语对卫生部前副部长雷扎·勒伽巴说了几句,勒伽巴为保罗和比尔翻译道:“你们必须收拾好东西。他们要转移你们。”
“转移到什么地方?”保罗问。
“另外一个监狱。”
比尔心头一凛。他们要去什么监狱?是那种折磨囚犯致死的监狱吗?EDS公司会被告知他们转移到哪儿了吗?还是说,他们两个会无声无息地消失?这里谈不上舒适,但至少他们熟悉这里。
警卫又说了几句,勒伽巴说:“他让你们不要担心——这都是为了你们好。”
将他们的牙刷、共用的剃须刀和仅有的几件换洗衣裳收拾起来只用了几分钟。然后他们坐下等待——等了三个小时。
他们忐忑不安。比尔习惯了这个监狱,而且基本信任他的狱友——尽管他偶尔也会多疑。他担心下一个监狱会更糟。
保罗拜托勒伽巴将他们转移的消息告知EDS公司——也许要通过贿赂管理监狱的上校。
一直关心他们的牢房“教父”对他们的离开很伤心。老人悲伤地看着保罗取下凯伦和安·玛丽的照片。保罗一冲动,将照片送给了老人。老人明显非常感动,连声道谢。
最后他们被带到了院子里,赶进了一辆小型巴士,车上还有几名来自其他牢房的囚犯。比尔打量着其他人,努力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其中一个是法国人。难道为安全起见,所有的外国人都要被关进同一个监狱?但他又看见了一个强壮的伊朗人,他是他们入狱头一晚待的楼下牢房里的老大。比尔猜他只是个普通囚犯。
巴士驶出院子,比尔对法国人说:“你知道我们这是去哪儿吗?”
“我要被释放了。”法国人说。
比尔心脏狂跳。这是好消息!也许他们都要被释放了。
他将注意力转移到街上。这是三周以来他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司法部周围的政府大楼都遭到了破坏——暴徒果然都肆无忌惮了。随处可见被焚毁的汽车和被打碎的窗户。大街上全是士兵和坦克,但他们什么都没做——没有维持秩序,甚至没有管制交通。比尔觉得,孱弱的巴赫提亚尔政府被推翻只是早晚的问题。
EDS公司的同事——泰勒、豪威尔、扬、加拉格尔和科伯恩都怎么样了?国王离开后他们就再没来过监狱。他们被迫逃亡自保了吗?不知为何,比尔觉得他们应该还在城里,试图将保罗和比尔救出监狱。他开始希望这次转移是他们安排的。或许,巴士不会把他们送去另一个监狱,而是将他们直接送到美国空军基地。他越想越觉得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国王离开后,美国大使馆无疑已意识到保罗和比尔的处境异常危险,于是开始施展强有力的外交手腕解决问题。巴士只是个幌子,真实目的是要在不引起达德加这样怀有恶意的伊朗官员的情况下,将他们弄出司法部监狱。
巴士往北行驶,经过比尔熟悉的区域。看着动荡的城市南部在他身后慢慢退去,他开始觉得安全了几分。
空军基地也在北部。
巴士驶入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上坐落着一座巨大的堡垒状建筑。比尔兴致盎然地望着这座建筑。建筑的外墙有二十五英尺高,墙上立着警戒塔,架着机关枪。广场上满是穿着方披巾,也就是传统黑色长袍的伊朗女人,她们都在大声叫嚷着。这里是宫殿还是寺庙?或者说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