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11/12页)

巴士驶近堡垒,慢慢减速。

哦,不。

前方的中央是两扇巨大的铁门。

令比尔恐惧的是,巴士停了下来,车头正对着大门。

这个可怕的地方就是新的监狱,新的梦魇。

大门打开,巴士开了进去。

他们不是去空军基地,EDS公司没有谈判成功,大使馆也没有展开行动。他们不会被释放。

巴士又停下来。铁门在后面关闭,前面又打开了一扇门。巴士驶入门中,停在建筑群前。一名警卫用波斯语说了几句话,所有囚犯都起身下了车。

比尔感觉自己如同失望的孩子。我这一辈子算是毁了,他想。我做了什么才得到如此报应?

我到底做了什么啊?

“别开这么快。”西蒙斯说。

乔·波赫说:“我开得不够稳?”

“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不想让你违法。”

“违什么法?”

“总之要小心。”

科伯恩插话道:“我们到了。”

波赫停下车。

他们的视线越过穿着黑袍的古怪女人们的脑袋,看着加斯尔监狱巨大的堡垒。

“上帝啊。”西蒙斯说,深沉沙哑的嗓音中夹杂着敬畏,“瞅瞅这地方。”

他们全部注视着高高的外墙、巨大的铁门,以及警戒塔和机枪火力掩体。

西蒙斯说:“这地方比阿拉莫要塞【20】还坚固。”

科伯恩想到,如果没有所有美国军队的帮助,他们这支小营救队根本无法攻入这里。他们筹划并练习过多次的营救行动如今完全无法展开。方案无需变更或改良,因为他们面对的情况发生了剧变,整个营救方案都派不上用场。

他们在车里坐了一会儿,每个人都若有所思。

“那些女人是做什么的?”科伯恩大声问。

“他们有亲人被关在监狱里。”波赫解释道。

科伯恩听到了一种怪异的噪音。“听,”他说,“那是什么声音?”

“是那些女人在哀号。”波赫说。

西蒙斯上校曾经仰视过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他当时还是西蒙斯上尉,他的朋友称他阿特,而不是“公牛”。

那是1944年10月。二十六岁的阿特·西蒙斯是第六游骑兵步兵营B连指挥官。美国人在太平洋节节获胜,即将进攻菲律宾。第六游骑兵步兵营先于进攻部队抵达那里,在敌人后方制造破坏。

B连降落在洪望康岛的雷迪湾,发现该岛没有日军。西蒙斯在两百名温顺的土著面前,将星条旗升到了一棵椰子树上。在附近苏兰岛驻扎的日军在屠杀平民。西蒙斯请求上级允许他攻占苏兰岛,但遭到上级拒绝。几天后,他再次发出相同的请求。他被告知,没有多余的船只可以将B连运过去。西蒙斯请求上级允许他使用当地的交通工具,这次他终于获准了。

西蒙斯征用了三艘当地帆船和十一只独木舟,自任舰队司令。凌晨两点,他同八十名士兵出发了。但风暴来袭,七只独木舟倾覆,西蒙斯的大多数舰队成员游泳重返海滩。

他们第二天再次出发。这次他们白天起航,因为日本飞机仍掌握制空权,士兵们脱光了衣服,将制服和装备藏在舱底,让自己看起来如同当地渔民。这一招见效了,B连顺利登陆苏兰岛。西蒙斯立刻对驻扎在岛上的日军进行侦察。

这时,他看见了那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日军驻扎在岛的南端,在三百英尺高的珊瑚悬崖顶的灯塔里。

一条小路从西侧延伸到悬崖中段,与珊瑚上开凿出的陡峭阶梯相连。从六十英尺高的灯塔和灯塔平台上的三个面西的建筑上,可以看到整个阶梯和小路的大部分。那是绝佳的防守位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不管是怎样的难关,总会有攻克的办法。

西蒙斯决定从东侧爬上悬崖,展开袭击。

攻击在11月2日凌晨一点展开。西蒙斯和十四名手下蹲伏在崖底,就位于日军的正下方。他们的脸和手都被涂成黑色,月光皎洁,整个区域开阔得如同艾奥瓦州大草原。他们用手语交流,将袜子套在靴子上,以免发出声响。

西蒙斯做了出发的手势,他们开始攀爬悬崖。

珊瑚的尖锐边缘扎进他们的手指和手掌。有的地方没有支撑点,他们只好抓住藤蔓往上爬。他们此时毫无还手之力——如果有哨兵好奇地从平台上沿着东侧的悬崖往下看,就会立刻发现他们,并且易如反掌地把他们逐个干掉。

爬到一半的时候,寂静被一声巨响打破。有人的步枪枪托撞上了一块凸起的珊瑚。他们全都停下,紧贴崖壁一动不动。西蒙斯屏住呼吸,等待日军从上面射击,展开一场屠杀。但日军毫无动静。

十分钟后,他们继续前进。

攀爬过程持续了一小时。

西蒙斯第一个爬上崖顶。他蹲在平台上,在皎洁的月光中感到无所遁形。他没有看到日本人,但他听到了从一个低矮建筑中传出的说话声。他用步枪瞄准了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