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迷失的少年未成年人犯罪(第8/15页)
这时候,年仅10岁的玛丽·贝尔带着她的好朋友罗拉向这座房子走过来。大人们当然不想让小孩子见到这样的场景,于是不约而同地把她们挡在了外面。“我只是想带罗拉来看看马丁的尸体。”长着一头黑发、有着一双锐利的蓝眼睛的玛丽·贝尔笑嘻嘻地告诉大人们自己来的目的。果然是惹人生厌的年纪,大人们一边责备玛丽不懂事,一边将她们哄了出去,同时也在惊讶这两个小女孩的胆子怎么这么大。
房间是进不去了,于是玛丽和罗拉试图去别的地方继续自己的“游戏”,或许在她们心里确实认为这只是一个游戏。第一站是马丁阿姨的家,她们要去报告自己的发现。“马丁死了”,这是两个小女孩敲开门之后的第一句话,马丁的阿姨瞬间惊呆了。不过玛丽丝毫不做理会,而是继续用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词汇描述着马丁死时恐怖的样子。
马丁的阿姨开始还祈祷这只是个恶作剧,不过随后这一消息就被证实了,马丁的阿姨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她并没有把玛丽的表现放在心上,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那么令人讨厌,行为举止也总是不合时宜。但玛丽一直在旁边喋喋不休,夸张的描述和幸灾乐祸的态度终于让马丁的阿姨感到忍无可忍,于是两个小女孩再次被轰了出去。
事发第二天就是玛丽的生日,不过大概也没有人会记得。玛丽的母亲是个妓女,在16岁的时候生下了她,至于玛丽的父亲到底是谁至今还是一个谜。虽然不确定,但玛丽的母亲贝蒂坚持认为应该是经常和她约会的比利·贝尔,所以玛丽会被人们叫成玛丽·贝尔。生日当天的玛丽依旧无所事事,于是她又带着罗拉来到了马丁家里。她们很乖巧地敲开门,礼貌地询问马丁是否在家。
马丁的母亲显得非常憔悴,很明显,儿子的意外身亡简直令她痛不欲生。不过,她还是很客气地告诉两个小女孩马丁已经死了,不能再和她们一起玩耍了。谁料玛丽听后不仅没有转身离开或者表示难过,反而露出了有些邪恶的笑容:“我们知道,我们就想来看看棺材中的马丁。”悲痛的母亲被两个小孩气得七窍生烟,就算是童言无忌,也不能这么过分吧!于是她转身回屋,只留下一个震天响的摔门声。
警察开始例行调查周围的住户,询问他们当中是否有人目睹了马丁·布朗出事的经过,但是毫无收获,唯一与案情有关的只有一张来自玛丽的纸条,上面清楚地写着:“我杀了人,我们杀了马丁·布朗这个小杂种。杀人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可以杀死一个人,然后到处宣扬,似乎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如果写下这番话的是一个成年人,那么警方大概会立即将其控制起来并进行审讯。但对方毕竟只是一个年仅10岁的小女孩,所以警察们虽然觉得奇怪,却也没有太过认真地对待。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仔细询问了玛丽为什么会写下这样的话。玛丽的解释让所有人都释然了,她说自己只是写着好玩的。之后,再也没有谁生出过哪怕一丝“这个小女孩杀人了”的念头。
多年以后,FBI中专门从事变态心理犯罪研究的专家们在借阅当年的案件卷宗时,被其中的一幅画吸引了注意力,那是马丁·布朗死亡当天玛丽交给老师的绘画作业。作业本上画了一个趴在地上的小孩子,他的姿势和马丁被发现死亡的时候一模一样,旁边还画了一个瓶子,上面写着一个单词,“药片”。图画旁的文字则是这么写的:“星期天,我和罗拉在小路上玩耍。我们发现有很多人围在一栋白色的房子外面,于是走上前去询问发生了什么。原来房子里面躺着一个死去的男孩。”
这幅画和上面的文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首先,玛丽和罗拉在走过去之前是知道马丁死在里面的,所以她在作文里撒了谎;其次,因为刚刚靠近就被大人们赶了出去,所以当时的玛丽和罗拉根本没能看见房间里面的情况,因此那幅画至少可以证明,玛丽发现马丁的时间要比围观的大人们更早。可惜,没有谁会在意一个10岁小女孩的异常举动,例行公事地调查之后,警方就对显而易见的线索置之不理了。
同年7月31日,悲剧再次发生了。拜恩,一个年仅3岁,长着一头漂亮金发的小男孩失踪了。他的姐姐柏特焦急地四处寻找。闻讯而来的玛丽和罗拉异常热情地一起帮着寻找。后来,玛丽径直带着柏特来到小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玩耍的铁路旁边,然后指着一堆瓦砾说拜恩很可能就在那里。眼见天色已晚,柏特因为害怕并没有走过去,而是转身回家告诉了家里的大人。
当日晚11时,警方根据柏特的描述在那堆瓦砾里找到了拜恩的尸体。拜恩是被人勒死的,被发现的时候他遍体鳞伤,小腹上也被刻了一个英文字母“M”,旁边的草丛里扔着一把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