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天魔煞 第六章 唐太宗之死迷局(第7/9页)

袁昇轻挥着那张薄绢,低叹道:“强大如袁天罡,居然也没有发现,他苦寻的一生之敌,居然易容成了一个胡僧娑婆寐,潜入了太宗皇帝身边!相传知机子曾游历西域多年,通晓多门西域术法,要冒充个胡僧,原也手到擒来。”

“这薄绢上的话这样稀奇古怪……你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安乐仍觉袁昇所说的话匪夷所思。

袁昇叹道:“你看前四句的咒词——为王弑杀之王,为民诬蔑之君,威震齐鲁而为战神,不死之身而为兵主,说的是谁?”

他随即自问自答道:“乍看上去,这四句说的是蚩尤……相传蚩尤当时与炎帝、黄帝皆为天下之主,在黄帝战胜炎帝后,与黄帝争天下,兵败身死。这正应了‘为王弑杀之王’这句话。此后,蚩尤被传恶名,在百姓传说中被形容成凶神邪魔的形象——此为‘为民诬蔑之君’。而蚩尤崛起统治之地应该是齐鲁,秦始皇时,在齐之西便有蚩尤祠,在秦始皇眼中,蚩尤是八神中的兵主战神——这正应的是‘威震齐鲁而为战神,不死之身而为兵主’。”

安乐沉吟道:“这般看来,这咒词是在颂扬兵主蚩尤,这镇符本就是以蚩尤为主,这倒也是寻常呀!”

“这咒词看似在颂扬蚩尤,实则颂扬的人却是……玄武门被杀的大唐隐太子李建成!”

袁昇冷哼道:“当年的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秦王李世民射杀,是为‘为王弑杀之王’;此后其英武事迹尽被隐去,甚至坊间谣传,他做太子时与高祖皇帝的妃子如何如何,是为‘为民诬蔑之君’;至于‘威震齐鲁’,当年高祖开唐时,身为秦王的太宗皇帝李世民随父征战四方,而太子李建成则率兵在齐鲁横扫扯旗造反的窦建德部将刘黑闼,乘机延揽了大批齐鲁英豪。嗯,魔宗圣尊知机子就是那时投奔过来的。”

“原来所有的话都是语带双关!”安乐恍然道,“如此看来,甚至‘不死之身’也是一种哀怨的祈愿了。”

“再看最后,天魔怒,九重乱,天魔怨,万乘残……这与道家咒词的召请祈语全然不同,完全是一种勾动邪煞的怨咒!”

“怨咒,”安乐颤声道,“那他们勾召的……是什么邪煞?”

“这几句原本难以索解,好在后面这行小字给了注解——今李代桃僵,丹成龙驭,天魔煞成,唐主尽衰!

“这前两句是说,知机子李代桃僵,冒充娑婆寐身入太极宫,炼制邪丹,以至太宗皇帝服丹后龙驭宾天。后两句,则是‘天魔怒,九重乱,天魔怨,万乘残’的天然注解——知机子所布的乃是‘天魔煞’,针对的竟是大唐的万乘之尊,其锋芒直指,要使大唐之主……尽衰!”

“天魔煞……唐主尽衰!”安乐公主几乎呻吟般地惊呼了一声,“这只是那大魔头一厢情愿的邪想罢了,虽然太宗皇帝误服丹药而亡,但其后,太宗皇帝子嗣、皇储倒还算……”

说到这里,她忽然惊愕住口,因为她想到一个可怕的念头,随即颤声道:“哎哟,太宗皇帝当年首选的皇太子李承乾,被人告发谋反,废为庶人,抑郁而死……甚至,太宗皇帝有十四个皇子,除了皇爷高宗,竟然都是……死于非命!”

袁昇的脸色也僵硬起来。

他读史不少,此时略一推算,便想起来,唐太宗李世民的十四个皇子,除了后来侥幸登基的唐高宗李治和平庸无能的十三子李福外,其余多是自杀、被杀、早夭等凄惨结局。

“不,”袁昇却叹了口气,“这咒词说的是‘万乘残’,也就是‘唐主尽衰’,其锋芒所指,是大唐的万乘之君,或是即将成为大唐君主的皇储!”

“唐主……皇储?”安乐更觉心底一沉,“不错,除了太宗皇帝壮年驾崩,他最初立下的皇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在太宗皇帝在世时便抑郁而死。甚至,跟皇位扯上干系的三子吴王李恪、四子魏王李泰或被杀或幽闭,都是英年早逝。而后来登基的皇爷高宗皇帝,身体一直不好,很早就染了风疾,不能亲政……”

她这时思绪展开,越说越是心惊:“皇爷之后,便是他的太子了,长子陈王李忠最先被立为皇太子,后被废为庶人,二十多岁时被赐死。李忠之后是我的五伯李弘,也是早早被立为皇太子,却在二十三岁时暴毙。其后,是六伯李贤,被立为皇太子不久,便……便被告发谋逆,逼令自尽时才三十二岁。

“然后是我的父皇,父皇的身体也一直不好,”她猛然一个哆嗦,“还有父皇选中的那个孽障太子李重俊,也是谋逆兵败被诛!哦,如果细细推算,在李重俊这个孽障之前,还有我的重润大哥,他一出生,便在永淳元年被高宗皇爷立为皇太孙,那也是我大唐未来的国本,但在武周朝遭张易之兄弟构陷,被杖责而死,才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