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0/10页)

艾迪是个很简单的人。他在距离班戈市几英里外的一座农舍里出生。他父亲是个贫苦的农民,耕有几亩土豆田,喂了头奶牛外加几只鸡,还有个小菜园子。新英格兰地区对穷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冬季苦寒又漫长。爹娘笃信一切皆是主的旨意。就连艾迪的小妹妹得肺炎死了,爹也说这是主有意的安排:“主用意深远,不是我们肉眼凡胎理解得了的。”那时艾迪天天做着白日梦,想着哪天能在树林里挖出大财宝,一个海盗的镶铜宝箱里放满了金子和宝石,一层摞一层的那种。幻想中的他带着枚金币到了班戈,买了几张柔软的大床、一卡车柴火、给母亲用的瓷器、家里每人一件的羊皮大袄、厚厚的牛排、装满了冰淇淋的冰箱外加一个菠萝。摇摇欲坠的破茅屋变成了温馨舒适又快乐的地方。

他从没挖出过什么财宝,但受了教育,每天都会走六英里上学。他喜欢学校,因为教室比家里暖和,而且梅波老师很喜欢勤学好问的他。

多年以后,还是梅波老师写信托国会议员,为艾迪争取到了去安纳波利斯参加招飞考试的机会。

他觉得飞行学院就是天堂。那里有毯子、有漂亮衣服,还有各种各样的食物:这种奢侈他之前连想都没想过。严格的管教制度对他来不算什么,那种狗屁不通的教条他这辈子在教会听得多了;跟他老爹发火揍他相比,教官的捉弄都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他到了安纳波利斯才第一次知道了别人对他的看法。他了解到,别人眼中的他诚实、执拗、不肯变通又勤劳肯干。虽然他身板瘦削,但恶棍们很少挑他的刺儿:他眼神里有股让他们敬而远之的气势。人们喜欢他,因为他可靠,说话算数,但是从不会有人找他哭诉。

大家夸他勤劳肯干这点他比较意外。爹和梅波老师教导过他,想要什么就得自己争取,而艾迪本就不知道实现自己所求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不过这些称赞还是让艾迪很开心的。父亲对一个人的最高夸奖是叫他“司机”,缅因话里指工作刻苦的人。

他被授予少尉军衔,被分配从事水上飞机航空培训工作。安纳波利斯跟自己家比是舒坦的,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生活则是豪华得无与伦比。他可以给双亲寄钱,让他们修补下农舍买个新炉子什么的。

娘是在他参军第四年的时候去世的,五个月后爹也随她一起去了。他家那几亩地分给了旁边的农场,不过艾迪没花多少钱就盘下了他家的老宅和小树林。他辞职离开陆战队,在泛美航空公司谋了个收入可观的差事。

没有飞行任务的时候,他就拾掇拾掇老宅。这儿安个水管,那儿走个电线,那儿又装个水暖。他用那份工程师薪水买材料,活儿都自个儿干。他给卧室装了电暖器、收音机甚至还有电话。然后他找到了卡洛安。他想着,要不了多久就能听到儿女的欢笑声,他儿时的白日美梦就会成真了。

如今,现实竟成了一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