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城堡乍醒(第8/12页)
在此悬而未决的时刻,史迈利展现亲和圆滑的一面,这一点事后众人皆有同感。换了较不稳重的人,可能会一气之下前去与表亲理论,以最急件要求马铁娄寻找美国方面是否仍有销毁文书的记录,希望对方特准他一看究竟,然而史迈利却不愿打草惊蛇,不愿放出信号,只是找上对他最毕恭毕敬的信差。默莉·米金外形端庄俏丽,刚从育成所毕业,或许骄矜女才子的气息浓了点,略嫌内向,却因内勤工作称职而小有名气。由于父兄皆为圆场人员,她血统纯正。圆场“堕落”时期,她仍属见习生,在档案室磨炼身手。之后上级将她分发至基层,再擢升至调查处。“擢升”一词是否妥当尚待斟酌,因为据传男同事一旦调至调查处,无一能全身而退,女同事的话更难以脱身。但默莉或许得到父兄真传,拥有这一行所谓的天生好眼光。海顿遭逮捕后,她身边的人仍在讨论听见消息时身在何处、穿着什么衣物,她却着手建立无阻碍的非官方渠道,与葛若斯芬诺广场别馆的对等人员交流。“堕落”后,两边沟通时必须经过表亲设下的重重手续,她建立的渠道却畅行无阻。默莉最佳的屏障是例行公事。她每周五前去拜访,与计算机操作员艾德喝咖啡,与替艾德代班的玛吉聊聊古典音乐,有时候留下来跳跳英国土风舞,或是打打圆盘游戏,或是在别馆地下室的曙光俱乐部打打十瓶保龄球。无巧不成书的是,星期五也是她带着溯迹调查的请求名单前往采购的日子。即使当天没有要事待办,她仍编造一些来保持渠道畅通,而这星期五,默莉·米金在史迈利命令下,在名单中夹带小不点瑞卡度。
“不过,你可别太凸显他的姓名,默莉。”史迈利语带焦急。
“那当然。”默莉说。
为了制造她所谓的烟幕,她选择了十几个以R开头的姓氏,写到瑞卡度时她写下“瑞查兹,疑为瑞卡德,疑为瑞卡度,职业教师,疑为飞行教练”,让瑞卡度的真名只出现在可能的拼法中。国籍墨西哥或阿拉伯,她接着写道。之后她再额外提及他可能已故。
默莉回到圆场时又是夜阑人静时分。吉勒姆已精疲力竭。他认定四十岁是很难不打瞌睡的年龄。二十或六十岁时,人体知道何时睡何时醒,但四十岁算是青春期,睡觉不是为了长大就是为了保持年轻。默莉现年二十三。她直接进入史迈利办公室,端庄坐下,双膝紧紧并拢,开始取出手提包里的东西,康妮则以热切的眼神旁观。眼神更热切的是彼得·吉勒姆,只是原因不同。她严肃地说,很抱歉这一趟花这么久的时间,因为艾德坚持要请她看再度放映的《大地惊雷》。这部电影在曙光俱乐部大受欢迎,之后还必须摆脱艾德的纠缠,却不愿因此惹他生气,特别是今晚。她交给史迈利一个信封,史迈利打开,从中抽出长方形的暗黄色计算机卡。她究竟有没有摆脱艾德的纠缠?吉勒姆很想知道。
“过程如何?”这是史迈利的第一个问题。
“单刀直入。”她回答。
“这剧本写得精彩绝伦啊!”史迈利接着赞叹。然而他往下阅读后,表情慢慢改变,转为罕见、似狼的浅笑。
康妮的表现就没有这么节制。她把计算机卡转交给吉勒姆时已张口大笑。
“噢,比尔!噢,你这个小坏蛋!声东击西的功夫到家!噢,小恶魔!”
为了让表亲闭嘴,海顿推翻了原先的谎言。经译码后,计算机打印出以下扣人心弦的故事。
比尔·海顿担心,圆场屡屡调查有关印支包机公司,表亲可能也有相同动作,因此身为伦敦站主任的海顿对别馆发出正式通知,基于双方现有的协议,请其停止调查。这份通知让美国人知道,伦敦方面目前正密切审视印支包机,圆场已派人卧底。美方从善如流,答应退出调查,交换条件是希望最后结果出炉时能分一杯羹。表亲在协助英方情报活动时曾提到,他们与飞行员小不点瑞卡度的联机已断。
简而言之,以巧妙的说法双面欺瞒,手段高超。
“谢谢你,默莉,”史迈利在所有人有机会赞叹后客气地说,“真心感谢你。”
“不敢当。”默莉说,表现矜持得如同保姆,“还有,瑞卡度肯定是死了,史迈利先生。”她报告完毕。她报出的死亡日期与山姆·科林斯先前所述日期一致。说完,她合上手提包的扣夹,拉扯裙角盖住可人的膝盖,雅致地离开办公室,这一幕再度尽收彼得·吉勒姆的眼底。
如今圆场出现了大异于前的步调与气氛。先前仓皇寻找线索——任何线索都行的情势,已告一段落。现在大家能大步迈向单一目标,而非朝四面八方奔去。原本两大家族之间的隔阂也消退得所剩无几,苏联派与黄祸派在康妮与博士联合指导下合而为一,只是双方仍保有个别专长。对掘穴人而言,随后而至的欣喜如同漫漫长征途中发现水源,有时几乎乐得要晕倒路边。康妮只花不到一星期,便查出苏联驻万象的金主身份,这人负责监督汇入万象印支包机公司的款项。这人就是商务波里斯。他的真名是兹敏,退役军人,早年就读过卡拉位于莫斯科近郊的私人培训班。兹敏先前使用史米诺夫的假名。根据记录,六年前他曾担任过金主的角色,对德国驻瑞士某机构付款。在瑞士之前,他也曾用过库斯基的假名出现在维也纳。他也利用第二专长从事窃听与设陷阱的工作。有人说,他曾成功在西柏林利诱法国某参议员,让这位参议员出卖半数法国的机密。山姆的报告抵达伦敦后满一个月,他离开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