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威尔逊(第8/8页)

我说,好像是这样,其实不然。那是我的对头——是威尔逊。他强忍住临死前的巨大痛苦,站在我面前。他的面罩和披风扔在地上,现在还在地上。他衣服上的针针线线,无一与我的两样——他脸上引人注目的五官轮廓,简直就是我自己的复制品。那分明是我自己的脸!

这就是威尔逊;他不再用那种悄悄话讲话,我还以为是我自己在说呢。

“你胜利了,我输了。但从此以后,你也死了——你对人间、对天堂、对希望来说死了!我活着,你才有生命——我死了,看看这样子,这是你自己的样子呢,你把你自己给彻底毁了。”

邓英杰 译

[1]张伯伦(1619—1689),英国医生、作家。《法萝妮德》,是他所作的著名史诗。全诗分五部分,叙述了游侠阿加尼亚与公主法萝妮德历尽磨难,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译者注 [2]依拉加巴勒,又名希略加巴勒,约生于公元205年,系叙利亚以米沙太阳神庙祭司,218年被选为罗马皇帝,荒淫无耻,丑名远扬,于222年为其侍卫所杀。——译者注 [3]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时代所流行的建筑式样,以大窗户、长回廊、高烟囱为特征。——译者注 [4]圣徒约翰的洗礼节在6月24日。——译者注 [5]指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译者注 [6]古罗马每五年普查人口后举行一次驱邪仪式。文中的“第三个驱邪仪式指第三个五年。——译者注 [7]迦太基,古国名,在今非洲北岸突尼斯附近一带。——译者注 [8]法语,意即:啊,黄金时代是这铁器时代。此处指童年时代。——译者注 [9]英国著名学府,培养英国上层政界人物的一所中学。——译者注 [10]希律王(前73—前4),犹太国王,他荒淫无度,在新约传中被刻画为有名的暴君。——译者注 [11]赫罗德·阿提库斯(101—177),希腊新诡辩学派最有名的演说家和作家,雅典巨富出身,以乐善好施著称。——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