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7/10页)
“该不是菜肴里有什么毒品、什么药物之类吧?”
“去,我才不会那么傻呢,连这个都感觉不出。说真的,他很强……”
“那我有没有机会试一次呢?”
“你当然有啦,我会让他加你入群。”
这时候,一个男子恰到好处地出现了,显然他和黄子琦很熟稔。他端着一杯威士忌,几乎是挨着我们向她执意,她搂住我的手马上松开了。这是远远比我精致而自信的男子,他那浸淫已久的成熟笑容,无论如何是我伪装不来的,我也适时地向黄子琦告别了。
我想,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第二天,鲍尔丁果真通过了我的入群申请,这个群里的规则是,如果没有人退群,你就得不到加入的机会。那些赴宴者中,有一部分是鲍尔丁不想继续交往的,他会劝说他们退群,如果不退,那就只能等待被踢出去,还有的人待在群里,经历无望的等待之后,会主动退群,他再从那无尽的入群申请中重新选择。显然,黄子琦和他的关系非同小可,我老老实实填上我的身份——媒体从业人员,籍贯——湖南,居住地——北京,竟然他也通过了,并没有在意我在媒体工作这回事。
我终于可以不再以李小芹的身份隐身登陆了,我和那些女孩聊天,展示我对美食的见解,我推荐我家乡大湖里美味的野生鱼,还有即使吃了也不敢宣扬的越冬候鸟。但有时候我也偶尔用李小芹的身份登陆片刻,又马上下线,主要是看有没有给她的对话。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如果她这段时间也登陆了QQ,肯定马上会发现密码被盗,但这事一直没有发生,也许她根本人间蒸发了,要么再未登过QQ,要么她那永远不会精明的大脑,从来没有在乎过这回事。总之,她母亲教给我的任务好像已经不复存在,我尽情投入一场虚拟的网络盛宴,我在释放前一阵子涌现出的愿望——那就是通过一个爱好去改变自己,那个神秘的女人和李小芹的事情曾经终止了它,现在,我回来了。
我重新变得开朗又充满活力,无处不充满强大的力量感。我一个劲地邀请朋友们来吃饭,杜路、戴逸、王宏、苏雪梅,当然还有吕晓薇,到了后面,他们带来朋友,朋友的朋友,同事的朋友,我私人厨房的影响力不可遏制地泛滥起来,夜晚变得灯火通明,朋友川流不息,他们的赞赏让我找到久违的尊严和自信,对于厨艺的兴致也越发浓厚。至于QQ群里的交流,我是从来不会去群友们推荐的昂贵餐厅,长期逛菜市场让我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成本概念:如果是自己动手做饭,同样菜肴的成本大概是高档餐厅的百分之七左右,是中档餐厅的百分之十五左右,所以做餐饮真的是一个好买卖,这个行业也最容易诞生财富和传奇,即使那些每平方米租金两万的店铺,经营者也有办法让他们在食客的心中获得不朽。
杜路在下厨这个事情上帮了我很大的忙。他现在混得不错,慢慢帮我承担了很大部分的采购成本,几乎从来不错过我任何一次手艺,只要有酒有菜,他就会很高兴。偶尔,他会把我遇鬼的事情拿出来开玩笑,但绝不会提李小芹的事情,即使我们两个单独相处的时候也不会说。吕晓薇同样也加入到我的生活中来,她总是提前翘班,帮我准备,越来越像我房间的女主人,这个女孩就像我之前判断的一模一样了,勤奋、坚韧、待人很宽容,我们的关系也日渐明朗,杜路甚至预言我肯定会和她结婚。
我的厨艺在日益精进,偶尔我会在QQ群里晒出我的杰作,总能引起一片惊叹,这里有太多见多识广的食客,而缺乏真正的厨师——其实我并不是很高明,只是偶尔接近了餐厅的水准,就能让她们很吃惊,我得存钱买房子了,绝不会像她们那样为了美食去扫街。我买来了一大堆美食书籍,只是为了从菜谱中获得灵感和指点,却从不在上面照本宣科。对于那些刻板的流程,我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腌制、勾芡、高汤、过水,这些我都有自己的方法。那些流程严格要求的分量更是显得荒诞不羁,我很认同一本书里写的话:真正的高手从来只允许一道菜肴撒一次盐,决不允许撒第二次,这需要天分和直觉,但高手一定能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绝对不能让食客反复去试验厨师的口水菜。但刀工是我的弱项,每次做好的菜肴都需要经过吕晓薇的摆弄,才能有点看相。我去沃尔玛、宜家和潘家园淘来很多廉价而不失美观的餐具,好歹弥补了我的弱点。
在经过几十天的亢奋之后,我的厨艺终于上升到一个更好的境界,我踌躇满志,简直有点不可一世,竟然建立了QQ相册,在里面晒我的菜肴,为了让它们看起来更像回事,我用了美图软件修饰。为了证明它们全部都是我创作的,我选用的背景是同一块桌布,白点蓝色的那种。我的相册在“云飨衣裳花飨容”引起了轰动,可能我做得有点过火了,好像就是在模仿鲍尔丁以前走过的道路,我的行为绝不是他建立这个QQ群的目的之一。主动找我聊天的人越来越多。但鲍尔丁始终没有邀请过我,我日渐增长的嚣张很有可能让我和他永远绝缘,开始我还在QQ群里试图讨好他,但和其他人一样得不到任何回应,只能当他是一尊神像,在神像之下,我尽情做我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