胧夜的底层(第12/19页)

记得有一次聊食物,谈到寿司这个话题,问到了“爱吃哪种寿司”,我想了半天,回答小鰶鱼,江美的答案是甜虾,小正连想都不想便回答:缟鲹【一种鲹科的海产硬骨鱼,肉质细嫩近似红甘,在寿司店算是高级鱼】!

“那个答案非常内行。哪像我,根本没有吃过缟鲹。”

“因为你住的地方不靠海?”小正问道。

“不,说到寿司,我都是直接点一份上等寿司或普通寿司之类的套餐。”我一边说着,一边倚向身后低矮的扶手,“小正不一样。”

“因为我是独生女,每逢寒暑假,店里公休时,老爹常带我上东京。有时候看电影,有时候去儿童乐园玩,午餐通常都吃寿司。”

“噢?那也是一种教育耶。先从认识鱼类学起。”

“倒没这回事。”

“你们当地的寿司店也供应缟鲹吗?”

“不,寿司店很少卖缟鲹。我们多半是自己吃,不卖客人。”

“为什么?”

“因为一到鱼市,眼前就放着新鲜的上等缟鲹。”

“啊,原来如此。”

我再度从食物中发现环境的差异。

江美问:“小正像爸爸吗?”

“长相吗?”

“长相。”

“严格说来应该是吧。”

“可是,小正还特别反问‘长相吗’,是因为性格截然不同吗?”

啤酒与小菜一起送来了。我们一同举杯,边吃边继续对话。

“脾气也很像吧。只是,我老爹少根筋。”

“噢?”

“对呀,这次,不是要改税制吗?之前他买了新的电视机,说是要赶在改制以前。明明改制后物价下跌,电视机只会变得更便宜。我忍不住怀疑他这个生意人到底是怎么当的。”

“不只是怀疑吧。以小正的作风,应该会直接讲吧。”

“当然讲了,还把他讲得体无完肤。”

小正愉快地喝光了啤酒。

“下个月开始涨价了吧:”

“不,我老爹说不涨。”

“有骨气。”

“不是不是,他纯粹是怕麻烦。”

“你们现在还会一起吃饭?”

“如果他约,我就会去。反正可以省下一顿饭钱,而且他都会带我去我吃不起的地方。”

“原来如此。”

我停下筷子,插嘴说:“小正如果晚归,他会担心吗?”

“会呀。唉,那倒是无所谓啦,问题是如果听到电话是男人打来的,他就疑神疑鬼,很伤脑筋。”

“‘老爸爱瞎操心’【这是漫画家冈田AMIN的成名作,后来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内容是中年上班族对高中女儿过度保护到神经质的地步】嘛!”

我吃吃窃笑,不知为何一笑就停不下来。

“怪胎。”

小正耸耸肩,江美说:“神奈川听起来有一种很棒的感觉耶。县内有横滨,有镰仓……”

此时,我脑中闪过一个联想,连忙憋住好不容易平息的笑声说:“神奈川、镰仓、鸽子饼干【神奈川县镰仓市的丰岛屋制造的奶油饼干,形如鸽子,是神奈川的代表性名产。由于这种饼干的发音Sable近似三郎(saburo),刚开始往往被称为鸽三郎】。”

“什么啊!”

“我是说,小正,《风之鸽三郎》。”

“什么?”

被她逼问,我又重述一次。小正交抱双臂。

“嗯……,还不坏啦。虽然无法明确指出到底有什么问题,但你果真很笨拙耶。”

16

于是,话题又扯到了电影《风之又三郎》。

我们纷纷觉得戏里那群男孩个个表现生动,大致满意,但是女生变成了主角,这一点让我们很不满。

我说:“拍成男生与女生的故事以后,好像变得很有现代感,我不喜欢。”

“对呀!”江美这样附议后,又想了一下,“不过……,或许是因为我们看过原作,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吧。拍成电影其实是另一回事,我记得小时候,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看了那部片子,好像还挺入迷的。”

“那要看你们喜不喜欢又三郎那一型的男生吧。”

听到小正的话,我意外地咦了一声。

“对呀,那又不是铅字。拍成影像以后,想象力自然受到限制。所以,会不会入迷,确实要看又三郎。”

被她这么一说,我只能老实点头认同。

“比方说,如果描写一个绝世美女,看小说还能让大众接受,拍成电影恐怕就难了,因为有各式各样的人会看。说穿了还是个人喜好问题。”

“话虽如此,”江美一边戳着鱼子海带卷,视线迂回地瞥向我身后的店内深处。“那边那个人怎么样?不管叫谁来看,应该都挑不出毛病吧。”

“哪个?”

她们俩当然是压低音量交谈。

“在小鸟摆饰前,不是坐着一对情侣吗?穿黄绿色短披风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