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4/6页)
“的确如此。”我说。
“所以,依此类推,”他继续道,“你就知道原来自己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同样,还有你的表袋、衬衫的后摆、剔牙用的工具。你知道用结实的煤锤或钝器猛砸铁棒,会发生什么状况?”
“什么状况?”
“你一砸下去,原子就全被挤压到铁棒的底部,好像一只双壳蛋。然后,过一会儿,这些原子又会游散开来,并最终返回原处。可是如果你一直砸,狠狠地砸,原子就没法复归原位了。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这问题好难啊。”
“你去问铁匠,他会告诉你,如果一直砸,铁棒就会逐渐消失,部分原子会进入锤子,还有一半会进入桌面、石头或者铁棒底部的垫片。”
“这大家都知道。”我附和道。
“那些人大半辈子骑车往来于这个教区崎岖的锚地之间,结果,由于人与车之间的原子互换,他们的个性里也融入了车的个性。说出来吓你一跳,这地方很多人几乎已经是半人半车了。”
我惊叹一声,像自行车突然爆了胎。
“同样可怕的是,许多自行车有了一半人的属性。”
这地方真是百无禁忌啊,乔评论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句句都是真话,不容置疑。
此刻,我宁愿在大海上漂流,在轮船上绕缆绳,干点重体力活。我想远离这地方。
我仔细环顾四周。褐色、黑色的泥塘整饬分明,分列在道路两旁。到处是泥雕的长方形盒子,里面盛着黄褐与棕黄的水。远处,人影在天边缩成了一粒粒小点。他们正在躬身劳作:用特制的铁锹把草皮切成整齐的条块,堆成一座两架马车那么高的纪念碑。声音借助西风,毫不费力地传到了耳边:有欢笑,有口哨,还有古老的沼地歌谣。较近处有座房子,门前栽着三棵树,四周围着一群快活的家禽。所有家禽都在啄食、觅食,因为急着生蛋,所以叫声特别响亮。房前屋后则是一片寂静,唯有烟囱上缭绕着一团炊烟。想必,有人正在家里忙活。眼前是一马平川,脚下的路不断向前延伸,直到遇见一座小山,才略做停顿,然后又缓缓向上。那山在等着它,在草丛、灰岩和矮树茂盛的地方。抬头看,是一整片祥和、明朗的天空,不可方物,无与伦比。一朵美丽的白云静静停泊在贾维斯先生家的门外,距离外屋的右方只有两码之遥。
这景象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并不像警长说的那样。但我知道警长说的是真话。如果非要选的话,我未必会轻信眼前这一切。
我扭头看了警长一眼。他迈着大步,满面怒容,还在生郡议会的气。
“你肯定自行车也通人性?”我问他,“原子论真有你说的那么危险?”
“危险性是预估的两到三倍。”他沮丧地回道,“我常常觉得,大清早可能高达四倍。你只要在这儿住上几天,留心观察,就知道我说的句句属实。”
“吉尔黑尼看着不像自行车啊,”我说,“他没有后轮,好像也没有前轮,虽然我不怎么注意他的前面。”
警长有些同情地看看我。
“他当然不会从脖子上长出把手来,可是,我见过比这更离奇的事。你有没有发现这地方的自行车都很怪?”
“我来这儿没多久。”
幸亏没来多久,乔说。
“那就多观察观察吧,如果你喜欢接连不断的惊喜。”他说,“男人要是放任自己,变成半个或者大半个自行车,你是不太能看出来的,因为他平时要么一只胳膊肘靠在墙上,要么一只脚抵着路沿站着。女人和女人的车当然还有些其他办法,这我以后再跟你说。总之,男人驾驭的自行车充满魅力与热情,但同时也很危险。”
正说着,只见一名骑车的男子疾驰而来,身后飘着长长的衣摆。他从前面山那边来,经过我们身边时,开始缓慢地滑行。我用六只老鹰才有的眼睛盯着他看,想分辨究竟是谁承载谁,他肩上究竟有没有自行车。可是,好像也没看到什么引人注目的东西。
警长在翻看他的黑色笔记本。
“这人叫奥费尔萨。”他说,“他的成分只有百分之二十三。”
“他身上有百分之二十三是自行车?”
“对。”
“也就是说,自行车的百分之二十三是奥费尔萨咯?”
“对。”
“吉尔黑尼的成分是多少?”
“百分之四十八。”
“奥费尔萨低多了。”
“那是他运气好。他家三兄弟情况差不多,所以穷得只能共用一辆车。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比别人穷是种幸运。六年前,三兄弟的其中一位在《约翰牛周刊》上中了奖,奖金十英镑。我一听说这消息,就知道非得采取措施,除非这家人再添置两辆车。你要知道,我一周内能偷的车毕竟有限。我不想把三兄弟全抓了。幸亏,我跟村里的邮递员很熟。这邮递员啊!全身都是橡胶做的,就像一碗又一碗褐色的稀粥!”借着对邮递员的回忆,警长似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借口,让他可以肆意地取乐,可以用一双通红的手做各种复杂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