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丽的岁月(第7/11页)

我放慢了速度,回到右道上,我们两个都长出了一口气。“你那时候很难缠,”她说,“而我的生活又不幸福。”

“就因为这个你就那么狠地打一个小女孩,打得她流血?”我问,直视着前方。“上帝啊,流血,”她说,“还什么小女孩呢,你都会躲到角落里跟男孩子亲吻了。我看见过。你跟你爸爸一样。”

我想起来了,那种纯洁的、孩子气的吻,对方是我在舞蹈课上认识的朋友。我那时候多么渴望爱,因为家里没有爱。就为了这她打我。

母亲沉默了许久,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我当时就后悔了。”我伸过手去握住了她的手,她没有拒绝。我用左手把着方向盘,右手握着她的手。我记不起自己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举动,而她又什么时候允许过这样的举动。汽车在我们的沉默中向前行驶。忽然她又开口了,很高兴的样子:“这里就是瑞士了吗?”“是的,”我说,“要不要我走乡间小路,不走高速路?沿着四林州湖开?时间长一点,但是景色美极了。”“啊,太好了!”她说,“我一直盼着去看看威廉·退尔生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

我笑了起来,“你还真以为有过这么个人物?”我问。她生气,说:“你到底在想什么,总督啊,你去跟老天爷算账吧,你准得送命,你的天数已尽。我从前宁静度日,与世无争——这弓箭只用来射那林中的野兽,是你逼使我行险侥幸,见怪不惊,把我洁净的沉思的甘泉变成蛟龙的毒涎。多棒啊,是不是?他不得不将箭对准他的孩子,最后他说,我在那一刹那极度痛楚里立下的誓愿,是我神圣的义务——我要履行。差不多就这样。是啊,我们都有我们必须承担的负担。”[4]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诗句?几乎是半部剧本了,”我问,“我什么都记不住,而你……”“熟能生巧嘛,”她说,“那些躲避空袭的夜晚,我们都是靠读书和背诵来打发的,就着烛光。”“我们?”我问。她说:“我和卡拉。那时我们的丈夫都去打仗了。”

“可是你至今还记得那么清楚。”我说,“我觉得这真是了不起。”“因为我总是一个人嘛,”母亲回答,“我就和我自己说话,不断地重复那些句子。”

我驾车穿过几个小村庄,沿着湖畔行驶,她陶醉地喃喃念着路牌上的地名。有一次,当一座小小的乡村教堂出现的时候,她吟诵起来:“小塔的尖顶、本笃会教堂的屋脊,还有山墙,耸立在杉树的树梢之上。”[5]

我思索着,母亲身上潜藏着多少生机与力量,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两个不能轻松愉快地相处?我总有一种感觉,她不喜欢我,这使我在她面前一副犟脾气,态度冷漠又生硬。而她之所以不喜欢我,是因为我不知怎么变得酷似我的父亲,而自从他解甲归来她就不想要他了——在他们那一代有很多这样的女人,在战争年月中变得独立而刚强。而那些男人带着肉体和心灵的创伤从俄罗斯回来了,重新占据了他们本来已经失去的地位,还想对家里的一切指手画脚——保险箱在哪儿,怎么教育孩子,让女人们回到灶台边去。那时候很多家庭都破裂了。我们这些孩子几乎没有机会去跟这些陌生瘦弱的男人,跟我们从战俘营归来的父亲建立感情。我记得父母之间有过一次很激烈的争吵,母亲冷冷地看着父亲,用一句话结束了争吵:“别再做戏了,你跟那些人有什么区别,都是刽子手。”

她就用这句话打破了他为了卫护自己而垒起的坚墙,于是他开始喝酒,交上了那两个女朋友,由此我们的家庭慢慢地完结了。

我把一盘舒伯特的录音带塞进录音机里,母亲似乎和我一样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她马上说道:

“音乐,你这上天的礼物,充满崇高的力量和甜美的柔情,当痛苦使我们心碎,你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你的存在。”[6]然后她看着我,笑着说:“和你一起旅行真好。”在我的记忆里,她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样亲切的话。

我们在库斯纳赫特休息,吃嫩牛肉,配着新鲜的面包,还要了葡萄酒。她和我一起坐在桌旁,矮小而矍铄,穿着蓝色的衣服,两颊微微泛红,时时用她那挑剔的眼神看我。

“你幸福吗?”她忽然问。我想也没想就说道:“不。”她点点头。“和你爸爸一个样,”她说,“没有那个本事让自己幸福。他们一家人都那样,没有一个过得幸福。只除了卡拉。”

“卡拉姑妈怎样呢?”我问。母亲说:“她很坚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是没有卡拉,我根本熬不过那个打仗的年月。”她啜了一口酒,瞥了我一眼:“你也熬不过。”接着,她又轻声补充一句:“要是没有卡拉,就根本没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