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过了头(第8/21页)


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他觉得她现在开始控制他了。让他为了摆脱控制而欺骗她,他觉得有伤尊严。

当她想到她刚才看见的是他时,她一个激灵,仿佛从一场异常的、不健康的梦中醒来。她体验的一直只是幻觉。

伴随着如常的嘎吱声、咔嗒声,火车启动,慢慢地驶过了站台的屋顶。

她以前是多么热爱巴黎。不是公社的巴黎,不是她在阿纽塔亢奋的,有时甚至不可理喻的领导之下的巴黎,而是此后,她已经完全过上了成年人的生活后游历的巴黎。就是在这个巴黎,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数学家、政治思想家。就是在这个巴黎,她曾声称,这里没有厌倦,没有势利,也没有欺骗。

然后,他们给了她勃丁奖,他们亲吻她的手,他们让她在最豪华明亮的、高雅的房间发表演讲,给她献上鲜花。但是,当她需要一份工作时,他们就关上了他们的门。他们考虑这件事儿的时间,不会比考虑雇用一只受过训练的黑猩猩更久。大科学家的太太们都不想看见她,当然也不愿意请她去家里。

太太们是路障上的哨兵,看不见的,却不可能和解的敌人。对于她们的禁令,丈夫们悲哀地耸耸肩,但仍然会尊重她们的意见。除此而外,脑子里全是旧观念的男人们仍然拘泥于这样的观念:女人的大脑里只有紧身胸衣和名片,和女人一说话,灌进喉咙的全是香水尘雾。

她不能再这样长篇大论地抱怨了。斯德哥尔摩的太太们邀请她去她们家,请她参加最重要的酒会和最亲密的晚餐。她们赞美她,炫耀她。她们欢迎她的孩子。可能,她在那儿也是个怪人,不过是她们认可的怪人,就像通晓多种语言的鹦鹉,或者某些天才儿童,能毫不犹豫、不加思量地脱口而出十四世纪的某年某月某日是礼拜二的天才儿童。

不,这么说不公平。她们对她的作为是有尊敬的。她们有许多人觉得应该有更多的女人做这样的事儿,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为什么她对她们有些厌倦了?为什么会对夜深人静时分毫无节制地聊天充满渴望?不管她们穿得像乡村牧师太太,还是像吉普赛人,她又有什么可烦的?

她还在震惊的情绪之中,因为雅克拉尔,因为尤里,还因为那位不能介绍给她认识的尊敬的女士。疼痛的喉咙,轻微的战栗,显然,一种酝酿已久的寒意降临了。

不管怎么样,她自己很快也要变成太太了,再说,还是一个富有、聪明、杰出的男人的太太。

茶饮车推过来了。茶能润喉,虽然她更想喝俄罗斯茶。离开巴黎以后,天上很快就开始落雨点。这会儿,雨水已经变成了雪花。她喜欢雪多过雨,喜欢白茫茫的田野多过又黑又湿的土地,正如每个俄罗斯人一样。在俄罗斯,只要下雪了,大家就知道冬天来了,开始花点心思想办法保持室内的温暖。她想起了魏尔斯特拉斯家,她今天晚上就要住在那里。教授和他的姐妹们听不得她要住酒店。

他们的房子永远是舒适的。深色的地毯,流苏浓密的窗帘,柔软深陷的扶手椅。那里的生活有自己的规则,其实就是献身于研究,特别是数学研究。一个接一个羞怯的,通常是衣着寒酸的男学生经过起居室,到书房里去。教授两个没有结婚的妹妹亲切地和他们打招呼,不过很少指望他们的反应。她们在忙着自己手里的活儿,编织,修补,钩毯子。她们知道她们的哥哥有卓越的大脑,是个了不起的人,但也知道他每天必须服一剂西梅干,因为他的工作需要久坐。还知道即使是最精细的羊毛,他也不能贴身穿,因为会起皮疹。也知道因为一个同事没有在公开发表的文章里称赞他,伤害了他的感情,虽然他装作不介意,不管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还是在写作里,还依然小心谨慎地称赞这个蔑视了他的人。

索菲娅第一回走进她们的起居室,打算去书房的时候,克拉拉和伊莉斯吓着了。带她进门的仆人还没学会甄别客人,因为这屋子里的人过的是深居简出的生活,还因为来的学生通常都衣衫褴褛,举止粗野,所以大部分体面人家的规则在这屋子里都不适用。纵然如此,女仆在把这个大半张脸被黑色帽子挡住,畏畏缩缩的像个害羞的乞丐的小个子女人让进来之前,话音里还是有些许迟疑。姐妹两人不知道她的年龄,不过让她进书房之后,她们猜测她应该是哪个学生的妈妈,是来请求减免学费或者讨价还价的。

“我的天哪,”克拉拉的猜测更生动,“我的天哪,我们想一想,在我们家的这个人是不是个夏洛特·科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