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过了头(第11/21页)


她意识到,魏尔斯特拉斯必定觉得尴尬了,不是她告诉他的时候,而是他转告他的妹妹时。因为除了结婚这个事实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法律意义上,她结婚了,但却是白色婚姻。他之前从来没听说过白色婚姻,他的妹妹们也没听说过。一对夫妻,不但不住在一个地方,甚至他们根本就不曾同居。他们结婚不是出于大家都接受的理由,却要受他们自己私下的誓言限制,永远不那样生活,永远不—

“行房?”这话大概是克拉拉说的。她飞快地说,似乎有点不耐烦,帮他把话说完了。

没错。年轻人,指年轻女人要是想出国读书,就会被迫经历这样的欺诈,因为未婚的俄罗斯姑娘没有父母的同意,就不能出国。朱莉娅的父母很开明,同意她出国,但是索菲娅的父母不同意。

多么野蛮的法律。

嗯。俄罗斯。不过,有一些年轻姑娘,在年轻小伙子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路。这些年轻小伙子非常地理想主义,有同情心。也许他们都是无政府主义者,谁知道呢?

是索菲娅的姐姐物色了一个这样的年轻小伙子,她带她的一个朋友和他见了面。他们的理由多半是政治,而不是知识。天知道他们为什么把索菲娅带出来,她对政治没有热情,也不觉得自己打算投身于政治事业。不过,这个年轻小伙子观察了两个稍为年长的女孩—姐姐阿纽塔即使再庄重严肃也掩饰不了她的美貌—然后他说不行。不行,你们两位尊贵的小姐,和你们谁我都不想签合同。不过,要是跟你们的妹妹的话,我同意。

“或许他觉得年龄大的很麻烦,”这句话可能是伊莉斯说的,根据她在小说中得来的经验,“特别还是美女。他爱上了我们的小索菲娅。”

爱情不在讨论范围内。也许克拉拉提醒过她。

索菲娅接受了建议。弗拉迪米尔拜访了将军,向他的小女儿求婚。将军很有礼貌,他明白这个年轻人出生于一个良好的家庭,尽管到目前为止,他自己还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记号。不过,索菲娅太年轻了,他说。她甚至还不知道你要求婚吧。

知道。索菲娅说。他们正在相爱。

将军说,他们不能立刻就对他们之间的感情采取行动,必须要过一段时间,足够考虑清楚的时间,他们要在巴利比诺相处,互相了解。谈话的时候,他们在彼得堡。

事情陷入僵局。弗拉迪米尔从来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好印象。他从不努力掩饰自己的激进观点,衣着也不加修饰,好像是故意的似的。将军自信地以为,索菲娅见这位求婚者的次数越多,就越不想嫁给他。

不管怎么样,索菲娅有自己的计划。

那一天,她的父母要举办一个重要酒会。他们请了一位外交官,一些教授,还有将军本人在炮兵学校的战友。就在这样一片骚乱之中,索菲娅趁机逃跑了。

她自己走到了彼得堡的大街上。之前,要是没有仆人,或者姐姐的陪伴,她从来不会走在街上。她找到了弗拉迪米尔的住处,他就住在城里穷学生的居住区。门立刻在她面前打开,她进屋坐下,马上开始给她的父亲写信。

“我亲爱的爸爸,我在弗拉迪米尔这里,而且我打算继续待在这里。我求你,不要再反对我们的婚事。”

所有人都坐到餐桌前的时候,大家才发现索菲娅不在。一个仆人发现她的房间空空如也。问阿纽塔她妹妹去哪里了。她回答说不知道,脸刷地就红了。为了掩饰她的脸,她失手把餐巾掉在了地上。

有人递给将军一张字条。他告歉离开了房间。索菲娅和弗拉迪米尔很快就听到了他愤怒的脚步声到了门口。他要求祸害他的女儿以及女儿愿意为之丧失名誉的年轻男人立刻和他回去。他们坐车回家,三个人都一言不发。在餐桌上,将军说:“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未来的女婿,弗拉迪米尔·科瓦列夫斯基。”

事情就这样办妥了。索菲娅喜不自胜。不是因为嫁给弗拉迪米尔,而是因为俄罗斯妇女的解放运动给予父母的沉重打击让阿纽塔高兴坏了。在巴利比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传统婚礼,新郎新娘出发,开始在彼得堡的同一个屋檐下生活。

道路一扫清,他们就到了国外,再也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了。索菲娅先去了海德堡,然后到柏林,弗拉迪米尔去了慕尼黑。他有时间就会去海德堡看看。不过,等阿纽塔和她的朋友詹娜抵达之后,再加上朱莉娅,理论上四个女人都置于他的保护之下。可是,房间里却再也没有给他的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