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人皆知(第15/26页)
在他的幽灵档案里,在好几份由他的案子引发的文件上,他都发现笔迹样本,这证实了他的指认:语言文学系德芬妮·鲁斯教授为匿名信作者。除了她用印刷体而不是手写体写出的头几个字以外,科尔曼看不出她还做了什么努力伪装笔迹以蒙蔽他。她可能开始时有那个打算,但在“人人皆知”几个字以后,她似乎不是放弃了,便是忘记了。这位法国出生的教授竟然都没有在信封上避开泄露天机的科尔曼的街名和邮编。这种在写匿名信时对于隐瞒身份标记所表现的疏忽,罕见的粗心大意,也许可以这样来解释:她当时处于某种极端的心态,不允许她在发这封信之前做通盘的考虑。但信又没在当地邮局——急急忙忙地寄出,而是先运送到邮戳所显示的约一百四十英里之外的地方再投递的。可能她估计在自己的笔迹中没有任何特殊或离奇的东西可以让当过院长的他至今都难以忘怀;也许她已不记得他案子的那些附件:她曾连同她的亲笔签名一道递交给教师调查委员会的与翠西·卡明斯的两次面谈记录。或许她不知道,应科尔曼的请求,委员会提供给他一份她原始记录的影印件以及委员会针对他的其他所有相关资料。或者她根本就不在乎他会不会认出是谁揭露了他的秘密:她也许既要以一个匿名的控诉奚落他,同时,又不露声色地挑明控诉来自于一个当今绝非无权无势的人。
科尔曼打电话要我过去看匿名信的下午,从幽灵卷宗里挑出的含有德芬妮·鲁斯笔迹的样本都已整齐地陈列在厨房桌子上,既有原稿,又有原稿影印件。他都彻底查过了,在他看来与匿名信中的笔画雷同的地方都用红笔画上了圈圈,主要是单个字母——一个y,一个s,一个x,这里字尾打个大弯钩的e,这里一个e跟旁边的d紧挨着,看上去像i,而在r前面,又像个普通的e。虽然信和幽灵文件的笔迹有着醒目的相似之处,但直等到他指给我看信封上他的名字和她与翠西·卡明斯面谈记录上的他的名字时,我才确信他不容辩驳地已将出手给他定罪的罪犯定了罪。
人人皆知你正在性欲上剥削
一个受凌辱、没文化、
比你小一半的
女人。
我把信拿在手里,尽可能仔细地——如同科尔曼所希望的那样——端详其中的用词及其线条的调度(仿佛并非由德芬妮·鲁斯而是由爱弥莉·荻金森所撰)的时候,科尔曼对我解释说,是福妮雅出自她可笑的智慧,而不是他,让他俩发誓对此事保密,以致德芬妮·鲁斯才有秘密可以识破,而且还含沙射影地威胁要公之于众。“我不要人家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我想要的不过是每周一次没有压力的性交,悄悄的,和一个经历过这些而且已经平静下来的男人。除此之外,阿猫阿狗都别来管闲事。”
所谓阿猫阿狗,福妮雅最有可能指的是莱斯特·法利,她的前夫。并不是因为她一辈子就只跟过这一个男人——“这怎么可能呢?我十四岁就出来自个儿混日子了。”比如她十七岁在南方的佛罗里达当女招待时,她那时的男友不但打她,捣毁她的房间,还偷了她的震颤按摩器。“心里可难受了。”福妮雅说。而起因,无一例外的都是妒忌。她看别的男人的眼光不对,她主动挑逗别的男人以错误的眼光看她,她不能很好地解释前半个小时上哪儿去了,她说了不该说的话,用了不该用的腔调,暗示了,她无中生有地认为,她是个脚踩两条船的婊子——不管什么原因,不论他是谁,都会对她拳打脚踢,福妮雅只有喊救命的份儿。
莱斯特在他们离婚前曾两次把她送进医院,这会儿他仍然住在附近山里,自破产以来,一直替镇上的修路队干活,毫无疑问,他还是那么癫狂,她不仅为自己担惊受怕,她说,同样也为科尔曼——万一给莱斯特发现了的话。她怀疑当时斯莫基陡然甩了她,就是因为和莱斯特·法利有了某种接触或摩擦的缘故——因为莱斯特间断性地跟踪他前妻,发现了她和她老板的事,即使霍伦贝克的幽会地点特别隐蔽,藏在除了学院总务部头儿无人得知或进得去的老房子偏远的犄角旮旯里。虽然斯莫基从他自己的总务部门招募女友,又在校园里跟她们约会,似乎显得有些不知轻重,但在其他方面他处理自己的色情生活却是和他对待学院工作同样地一丝不苟。以他能在暴风雪之后使校园道路在几小时内畅通无阻的干练,他是可以,如果需要的话,同样能迅疾地摆脱一名女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