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6/6页)
马利亚准备点上灯,但被老拉比制止了。
“等一等,”他低声说:“我要同他谈几句话。”他鼓了鼓勇气,向耶稣身边走过去。
“耶稣。”他温柔地叫了一声。为了不使马利亚听到他的讲话,尽量把声音降低。“耶稣,我的孩子,你还要推拒他多久呢?”
“直到我死!”一声粗暴的呼喊使整个一幢小房子都震动起来。
马利亚的儿子体内所有气力好像都流失出去,他一下子瘫软在地上,半个身子斜倚着墙壁,粗声地喘着气。拉比还想同他说些什么。他俯下身去,但马上弹跳回来。他好像走近一团烈火,连脸都烫得发痛。上帝已经把他笼罩住,他想。是的,上帝在他身体四周,不让别人挨近他,我还是走吧。
拉比心事重重地离开马利亚的家。房门关上了,但马利亚不敢点灯。一头野兽正在黑影里窥伺着她。她站在屋子当中,听着丈夫喉咙中发出的绝望的咯咯声,听着瘫软在地上的儿子恐惧的喘气声。儿子好像正被人扼住喉咙——是谁在扼杀他呢?不幸的母亲掐着自己的脸,连指甲都陷在肉里。她问上帝,她再一次问他,满怀冤屈地大叫:“我是个母亲,你不可怜我吗?”但是没有人回答她。
她僵立在那里,不再说话,只听着自己每一根血管都在跳动。就在这时,她耳边响起一声狂野的、胜利的呼喊,瘫痪者的舌头终于松开,整个字,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从他那张扭曲的嘴里迸出来,声音在整间屋子里发出回响:啊—多—奈!但老人一发出这个声音,马上就睡着了,像铅块一样掉进了睡乡。
马利亚打起精神来把油灯点着。晚饭在锅里已经煮开了。她走到灶火旁,打开陶土锅的锅盖,看一看要不要加水,要不要再加一撮盐。
【注释】
(1)Ezekiel,古代以色列先知和祭司。《圣经·旧约》有《以西结书》48章,记载以西结的活动及耶路撒冷城为巴比伦帝国征服、被毁情况及光复的希望。第37章以骸骨复生象征以色列的复兴。
(2)锡安山是《圣经·旧约》时代耶路撒冷城门两山中的东山,今名奥弗尔山。《圣经》多以锡安代表耶路撒冷城,含有诗意的预言意味。
(3)根据《圣经·旧约》《创世记》,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他“与上帝同行,上帝把他取去,他就不在了。”
(4)以色列最知名的先知之一,活动时期在纪元前四百多年,见《圣经·旧约》《列王记》。有人认为耶稣就是以利亚,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16章。
(5)指以利亚同巴力的先知在迦密山的较量,让众民知道,耶和华是以色列人真正上帝事。经以利亚祈求,耶和华降下神火,烧尽燔祭物及木石。见《圣经·旧约》《列王记》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