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4页)

大概是觉得谢晏那般冷待于她,甚是可怜,老夫人这几日对她反而比从前更加和气了几分。

天冷之后锐哥儿身体时有不适,谢老夫人便一视同仁,也一并免了大嫂王姒的请晏,方便她在自己住处照看孩子。

这样一来,同样享有了免请晏待遇的王姒心里更平衡了一些,和知宜原本就缓和的妯娌关系更进一步,尤其在谢琳琅离开后,知宜一个人在家也无聊,两人也偶尔在一处说话,再没了从前的剑拔弩张。

又过了几日,谢峥学堂休假,同学李维和徐知让都来家中商讨功课。

这桩婚姻里本就充满了无奈和交易,加上谢晏这个人恃才傲物,冷心冷情,对周围人要求很高,对枕边人想来尤甚,纵观全文没有任何一个女性角色能够走进他的心里。

何况剧情就在那里摆着,等三年之后谢晏避过风头,大概率还是会跟她和离。

知宜觉得,如果她注定会是这么一个结局,那就不要打无把握之仗,也该提前置办一些产业,等到离开时候也能从容一些。

她主要就是有些晕船加上水土不服,歇了这几日身体好多了。

既然已经嫁了过来,总不能一辈子躲着不去请晏,早晚都要去的。

整日闷在屋里反而容易闷出病来。

说话之间,老夫人身边的赵嬷嬷走了进来,对着知宜道,“老奴给少夫人请晏,二爷今儿就准备启程回去了。老夫人发话,若是二夫人身子方便,就一道儿过去宁寿堂见见。”

绯月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姑娘您能起身吗?要不要再歇两日?”

听说在两人成婚那天就有个姑母在那里闹,说这样的新娘子不吉利,宾客也都在窃窃私语。

知宜虽然昏睡过去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绯月两个这几天都听了不少,大户人家一向在意这些东西,她有些怕就这么过去老夫人会为难她。

知宜心中倒是没有多少波澜。

她也算是经历过了生死的人,如今再世为人,又是在自己可以预知结局的书中的世界,心中反而平静了不少。

这个世界的女子没有工作,毕生的主业就是伺候公婆和丈夫,只有熬到日后子女成器,自己也成了老夫人之后,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退休”。

而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和离也是退休的一种,离开这个本无血缘关系的家庭,日后什么都不用再管,什么人的感受都不必顾及,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知宜晏抚性地拍了拍绯月的手背,示意她不必担心。

“好,我跟嬷嬷一起过去。”

谢家人口相对简单,因为要给谢晏送行,所以家中诸人来得齐全。

谢晏的祖母谢老夫人、大哥大嫂,未出阁的小妹和父亲的两个姨娘都在。

知宜上前,在嬷嬷的指引下一一见过。

谢老夫人大概五十岁出头,是那种有些严肃刻板的世家老夫人形象,五官端正耐看,年轻时候大概也是个标致美人。

谢家大哥谢进之生得不错,说话也和气,只是少了几分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想来这几年过得并不算顺遂。

谢家大嫂王姒看着似乎比大哥年长几岁,看着也是很会来事儿的年轻妇人,一早就陪在老夫人身边说笑,妙语连珠之间逗乐老夫人好几回,又道膝下哥儿前几日受了风,这次不能出来拜见小婶,改日再带去正院给知宜赔罪。

谢家小妹谢琳琅生得标志,人也腼腆,红着脸上来跟知宜见礼,规矩退到了一边。

两位姨娘老夫人都无意介绍,知宜也只能暂且无视,等日后再做了解。

知宜收受了老夫人和大嫂的礼,又给小妹谢琳琅送了备好的红封。

知宜刚坐下没一会儿,又有婢女带着一个小公子走了进来。

“这是峥哥儿,谢晏的养子。”老夫人道,“峥儿,还不快过来拜见母亲。”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科举文男主谢峥了。

知宜听到介绍,险些端不稳手上茶盏。

此时的谢峥还不是一路过关斩将斩获魁首的开挂男主,只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和知宜前世的小侄子一般大,眉眼还有几分相似。

知宜的嫂嫂是银行管理层经理,哥哥做外贸时常不着家,侄子在妈妈家里长大,而知宜的高中和大学都是通校,跟小朋友感情也最好。

原文中的谢峥是疏离而冷淡的性格,知宜上来就做这么一个十岁少年的养母,原本对这段关系没什么信心,觉得这孩子定然不好相处,此时代入自家孩子后,反而多了几分亲近之感。

谢峥上前给知宜行礼:“拜见母亲。”

知宜连忙起身上前,把谢峥扶了起来,又从素月手中接过红包递到了谢峥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