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一步大棋(第2/5页)

成政委笑着点头:“我看啊,直接做成荣誉大厅,让他们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去给中队挣荣誉,望远山而力行,看看二中队多少年能把一个大厅给挣满!”

李支回头看了看战士们。

“你们有没有信心,十年时间,把你们的荣誉摆满一个大厅?”

三个领导,都是搞思想工作的老手,你一言,我一语,言中期待满满,让后面的战士们都有些心潮澎湃。

“有!”

今年,二中队的变化太大了。

以前什么样,大家都明白。

何志军借调一中队,罗也被调重庆,人才都是给别人培养的,但每次比武,新人上不来,老将们被中队逼着焕发第二春,琢磨怎么给中队保住省城特勤这块牌子的颜面,熊杰被练得一身毛病,去了医院。

总队,支队领导偶尔一来,频率和普通中队比,不能说低,但是比起一中队,差远了。

他们也知道,上面对他们的期望并不高,都是曹毅这个不服输的干部在争那口气。

而如今,变了。

整个总队的目光聚焦在这里,领导们好像不值钱了一般频频出现,以往需要争抢的表现机会,如今随时都有。

战士们虽然不懂太多政策和改革,但他们很清楚,这不是时代变了,领导爱下基层了,而是二中队变得重要了。

方淮有时随口跟大家提到的一些东西,新车新装备,特殊培训,岗位特殊补助,在其他中队,依然是盼星星盼月亮,盼不来的条件。

以往压他们一头的领导宠儿一中队,大概都不曾敢想象过这样的光景。

人心的变化发生于微末,发生于每一天所见的细节,渐渐的,每个人的思想状态里,都有了点对自己中队的骄傲。

条件到了,其实之前曹指导常说“二中队不养闲人”的话,都不必再讲,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以后要继续待在二中队这块荣誉之地,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二中队所有人重新怀着朝圣的心态,来到那个以往不起眼的小小荣誉室。

大家忽然有点患得患失。

我们这个荣誉室,这么小,领导们会不会忽然想起以前的二中队也不算起眼,会不会觉得其实这一年只是因为二中队出了一个方淮,其他人也不算出色?

来了这里才想起,这是他们的家啊。

里面盛放着的,都是他们能跟别人炫耀的所有家当。

或许以前没有觉得这里小,荣誉少,但此刻,所有人都希望方淮能如同以往一般,慷慨轩昂几句,说以后这里必将会成为全总队最闪耀的地方。

但方淮没有开口,他在这里,也是个新人而已。

好在,打开门口的开关,里面的灯光很好,把不算太多的荣誉,照得很亮。

方洪亮班长作为中队的老资格,率先站到了里面,一一抚摸着里面的东西,介绍道:

“这是02年汛期,我们中队在息烽山体滑坡救援,当地颁发的荣誉证书和留下的合照,那年……滑坡很多,我们也刚建队不久,人都是县里面调来的,中队有很多对县里情况很熟悉的同志,我们也经常下去增援。”

“好几份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都是那年,灾害多,大家也敢冲。”

“郝易。”方班长说着,眼睛有点泛红:“人好,新兵班长,几个他带的第五年的兵,都调走了,何志军他们那一批下队,本来也是定了他来带,结果新兵还没下队,元旦前,货车滑坡救援,他用抢险车支吊臂,路支撑不住,人车一起翻下去,牺牲了。”

曹毅此刻也道:“是郝排长的堂哥,同一个爷爷。”

大家骤然转头,这才第一次知道,原来今年调来的郝排长,和二中队早有故事。

郝成斌笑了笑:“我嗲……我爷爷今年也走了,走之前还念叨他,交代说小易没孩子,也没亲兄弟,以后没人上香,让我们几家多照应着点。”

张中庭背起手,道:“本来我是想把小郝调到一中队,就因为这个事,让他到了二中队。”

这话一出,大家的眼神奇怪起来。

谁都知道,方淮是郝成斌带来的。

但没人知道,郝成斌是因为郝易而来的。

二中队如今的改变,皆因方淮,这么看来,是荣誉室里的英烈在照耀啊。

莫名的宿命感。

此刻,方淮笑看着那张几月前挂上去的,笑容璀璨的新照片,道:

“也不晓得小黑有没有兄弟在消防当兵。”

大家一阵沉默。

陈郑海问道:“那两个女娃娃怎么样了?”

方淮点头:“挺好,出院了。”

大家听闻,忽然觉得这里真丰富,一张照片,就有好大一段故事,好多个人生。

方洪亮接着讲述了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