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好不容易哄得“小夜猫子”睡了觉, 翌日,卯时过半,谢见君便被讨嫌的蝉鸣声吵醒。

他记挂着今个儿要下乡, 又想着云胡起早要出发去曹溪, 这一整晚都没睡安稳, 一早醒来时, 脑袋昏昏沉沉的, 唤来小厮要了盆冷水, 又浸湿帕子抹了把脸,才觉得眼前逐渐清明起来。

“阿爹,我想嘘嘘..”,大福听见哗啦哗啦的水声,摸索着坐起身来。

谢见君系好身前的衣带, 捞起眼眸还未睁开的好大儿,出门去溲解, 回来时, 客栈小厮已经将早食搁放在桌上, 他打眼一瞧, 都是寻常集市上卖的夹馅儿蒸饼,粟米白粥,还有两碟爽口的小酱菜,想来是有陆正明提前叮嘱过, 饭菜的口味都依照着他二人往常的习性安排的。

“大人,那白头县的县令辛大人,已经带着衙役们等在客栈门口了。”

说曹操, 曹操就到,他刚想起陆正明, 这货便来传信了。

“正明,你且让他等上一刻钟。”他斟酌道。

话音刚落,他唤来大福,往手里塞了个比崽子小脸儿都要大一圈的蒸饼,自己则捧起碗,三口两口地灌下一碗粟米白粥。

此番下乡,尚不知何时回程,故而这一趟走,还得把客房退了,谢见君只带了陆正明一个随从,遂什么事儿都得自个儿亲力亲为,这不将将收拾好行李,又得给大福穿衣拢发,忙忙活活到辰时才出门,辛弘已经在楼下大堂,喝完一盏茶了。

见知府大人带着稚子现身,辛弘眸底闪过一刹那的错愕,但很快便消失不见,他上前一步,协同衙役们,一道儿恭恭敬敬地拱手做礼。

谢见君虚扶了扶,“时辰不早了,咱们快些出发吧。”,说着,他抱起大福,率先出了客栈门,其余人紧随其后。

往梁家村走的一路都极为顺畅平摊,先前颠簸的坑洼土路,如今悉数都被填平。

辛弘见谢见君不住地往窗外看,便主动解释道:“下官前来白头县上任时,途径此处,见路面坎坷凹凸,遂招募了匠人修了路,其余几处也在休整,只是如今大人吩咐下来的垦荒一事儿最为要紧,下官放农户们回村开荒去了。”

“也好,现下炎热,待入秋天凉,在安排也可。”谢见君颔首,“辛县令是何许人也?”

“回大人,下官为东都人,乃是农家子出身,于去年乡试,考取了举人功名。”辛弘一本正经道,似是一点都不介意自己庄稼人的身份。

谢见君浅应了一声,没再把话茬继续下去。

辛弘亦不是多话之人,二人一沉寂下来,马车里就只余着大福咿咿呀呀的稚声。

约摸着走了一个来时辰,谢见君再揭开竹帘时,梁家村的石碑已然近在眼前。

“就停在这儿吧…”他出声吩咐道。

陆正明扯紧缰绳,迫使马车停在了黄泥小道上。

“大人,还未进村子…”辛弘不明所以地抬眸看向谢见君。

“本官见这农田一片绿油油,风景甚好,正巧马车坐得累了,下来走走。”谢见君搁放下竹帘,顺手往大福脖颈间套了一串艾草香囊,抱着他先行下了车。

辛弘一脸不知所以地也跟了下去。

“辛大人!是辛大人来了!”小路两旁的农田里,正有不少农户在埋头锄草,不知是谁吆喝了一声,众人眸光齐齐望过来,认清来者的确是辛弘后,便有人赶忙丢下镰刀,手往两边裤腿蹭了蹭,喜着脸凑上前来。

“辛大人,您怎么来了,可是县里又有什么差事儿要吩咐给俺们?”

“没..”辛弘摇头,不等他话说完,旁个农户就抢了话茬去。

“辛大人,有您给的耕牛,犁地可省了俺们不少劲儿呢。”

“就是,这镰刀和锄头比俺们自家的好使多了!”

大伙儿围着辛弘,鸡一嘴鸭一嘴地说着开荒的事儿,瞧着好不热闹。

谢见君添不上话,索性站在一旁安静听着。梁家村是头一回过来,自是没有农户认得他,更何况这一身不打眼的素朴常服,寻常人见了,只当他是辛弘带来的随从。方才便有农户想将他挤开,好离着辛弘更近些,他便贴心地给让了路。

待辛弘一一回应了农户们的热情后,才想起同行的知府大人已经被自己干晾了许久,他忙不迭挤开人群,小跑到谢见君跟前,将一开口,就被摆手打断,

“无妨,这等官民同乐的好事儿,本官一向是喜闻乐见,你既能受百姓们欢迎爱戴,也是你平日里积攒下的福报。”

“大人此话言重了...“辛弘谦虚,”下官之前也曾是庄稼户,吃过起早贪黑的苦头,没得到如今官袍加身的时候,偏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官架子,这下地劳作,都是看天吃饭的营生,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才是下官为官入仕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