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晨起, 天色渐亮,细小的云片中泛起鱼肚白的霞浪。

一辆青蓬马车穿过静悄悄的长街,哒哒地往城外驶去。

临近城门口, 鼎沸的人声隔着窗棂, 传进了马车里, 谢见君搂紧怀中熟睡的大福, 揭开竹帘的一小角, “正明, 外面怎如此喧闹?”

陆正明探身张望两眼后,恭敬回道:“大人,属下瞧着都是些青衫打扮,背着布袋子的书生,想来应是进城赶考的考生。”

“院试要紧, 咱们不急着走,先给他们让开进城的路吧。”谢见君低声吩咐道。他搂紧怀中好似叠卷饼一般, 被团团裹起来的大福, 仰面打了个哈欠, 眸底氤氲起潮湿的水汽。

昨个儿这崽子担心他说话不算数, 怕一觉醒来被丢下跟许褚习大字,硬生生睁着眼熬了半宿不睡觉,直熬得他再三保证,自个儿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绝不会偷偷摸摸离开,才哄得人哼哼唧唧地躺下, 这会儿正睡得香甜,如何摆弄都不醒。

陆正明听了吩咐, 当即扯紧缰绳,马蹄急踏,一阵得得的嘶鸣后,马车被赶到旁边街巷的酒肆门前。

一帘之隔,谢见君闲来无事,便侧耳听着书生们扎堆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讨论着廉租屋的事情。

“你们听说了没?这府城里的廉租屋,只要十五文一日呢!”

“十五文钱,你想什么好事儿呢?饶是客栈里最简陋的大通铺,都没有这个房费。”显然有人并不相信好端端的,这天上能掉馅饼儿,挑起话茬的书生话音刚落,登时就有声音略显年长些的书生开口驳斥了回去。

谢见君眉头微皱,迟疑片刻间,

“我四月来府城时,住的是知府大人特地租下供给考生的客栈客房,破败得厉害,还收了二十文!”

“一准是你听错了,说不定是二十五文,三十五文呢...”

“如此要紧事儿,我还能搞错了?”挨了质疑的书生,语气有些不满,他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是我来这儿集市上卖杏子的大表哥得了消息,特地书信于我,说廉租屋前些日子对外开放租赁,唤我早些过来备考,若非如此,我定要等到最后一日才来府城。”

然大伙儿听了这话,仍是一副半信半疑地踟蹰模样,书生气憋,正准备拂袖而去,冷不丁从酒肆门前停着的马车里走下一人,瞧他一身玄青常服,腰间云玉革带系得标致齐整,垂下一处绣工稍显笨拙的香囊,瞧着像是出自寻常人家之手,但仍不掩其绰约风姿。

“学生见过知府大人!”人群中眼尖的书生倏地认出了谢见君的身份,立时就屈膝行礼,反应过来的众人更是齐齐跟随。来此参加院试的书生都还不是秀才功名,这会儿乍见了官老爷,下跪叩首是免不了的。

只眨眼功夫,城门口就乌泱泱地跪倒一片。

谢见君招手,唤诸人起身,借着先前书生挑起的话头,顺势将廉租屋一事儿,详细地讲解了来回。

得知廉租屋的房费的确为十五文一日,且短租几日,长租数月乃至一年皆可,大伙儿原本紧绷的脸颊上见了笑意。

同行的这些书生,家境都不甚富裕,多数是一家人勒紧裤腰带供出来的读书人,往年来府城考试,难免要被客栈掌柜狠狠宰上一笔,有时付不起高昂的房费,便薄被一裹,在天桥底下对付两宿,如今府试住上了知府大人租赁的客栈,院试又赶上了价低安居的廉租屋,众人这心里都暖烘烘的,对着谢见君好一通美言赞颂,有甚者,几乎要当场提笔赋诗一首。

谢见君脸皮恁薄,三两句顺耳的话听下来,已是臊得双颊通红,眼瞅着城门口的考生们越聚越多,俨然有拥堵之势,他微微欠身,行之以拱手礼,“本官还有要务在身,不便长留,在此先预祝尔等‘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

众人齐声回礼,似是约定好一般,分散到两侧街道,纷纷让开了出城的路。

谢见君见状不好推脱,回马车上后,轻挑起一侧的竹帘,温温和和地道了句谢,便让陆正明赶车快行几步,他今日要去白头县,委实是再耽误不得时辰了。

——

黄昏时分,赶在城门落钥前,青蓬马车拐进了县城。

守门的衙役乍一见着陆正明亮出来的腰牌,脸颊挂上了两抹谄笑,“恭迎知府大人!”

马车稍作一停,等护卫们躬身让开路,接着就往县城中去,今个儿太晚了,谢见君打算先带着大福歇息一夜,明日再去寻那白头县的县令。

然不过半个时辰,便有人寻上了他们落脚的客栈。

来者,正是上个月朝廷刚派下来的新县令大人,姓辛,单名一个弘字,是位刚入仕的举人,谢见君与他接触不多,只在他来甘州府衙述时,草草见过一面,如今不过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