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揽流光,岁静好,天下……

崔云昭之所以狡兔三窟,为的就是防备裴翊询。

岂料裴翊询竟被于未平所杀, 汴京形势陡然逆转, 崔云昭在得知消息之后,便明白京中必有一战。

于未平想要登基为帝,肯定要经过一番筹谋, 而他诛杀储君便是谋逆,即便霍檀不动,其他节度使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这是最好的机会了。

而他们一家人, 也必须要隐匿在法华寺,不能被于未平寻到。

于未平之前为了保命,一直藏在干德殿中,对外界事宜并不清楚,待他想要再寻霍家亲眷,为时晚矣。

阴差阳错,却幸运至极。

在京中动荡这十数日,一家人就安安稳稳住在法华寺,没有人搜捕古刹,他们就平安等回了霍檀。

简直是欢喜之至。

到了此刻,才算尘埃落定。

霍檀见过母亲弟妹,接上一家人,一路威风赫赫回到了家中。

阔别多日,定远公府依旧是熟悉模样。

等大家安顿下来,霍檀洗漱更衣坐到堂屋里时,一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笑了。

林绣姑关心儿子,仔细看了,见他没有受伤才松了口气。

霍檀看了看自己的家人,沉思片刻,道:“过几日,朝廷可能会下旨。”

崔云昭听到这里,一瞬有些恍惚。

她当即便明白这一道圣旨是什么了。

前世的霍檀是被百姓朝臣拥戴继位,在史书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生,霍檀杀逆贼救皇帝,依旧是忠勇有加,英勇无双。

无论前世今生,霍檀皆无骂名。

即便生来便是弃婴,但苍天从来眷顾。

如今,也是如此。

霍檀看着家人,见霍成朴和霍新枝都反应过来,不由淡淡笑了。

“陛下要认我为义子,传位于我,让我匡扶国祚,保家卫国。”

这话一说出口,堂屋中陡然一静,片刻后,林绣姑流着眼泪笑了。

“好,好。”

林绣姑很久没有这样哭过了,此刻,她几乎哭得像个泪人。

“我儿优秀,忠勇有加,得陛下褒奖,得百姓称赞,母亲以你为荣。”

说到这里,林绣姑依旧哽咽,可表情却是严肃几分:“家国天下,责任重大,九郎,你既接了这重担,便要一生一世为国效力,努力匡扶国祚,振兴中原。”

林绣姑没读过书,也不认识几个字,可她却知道家国天下。

霍檀认真看着母亲,起身来到她身前,跪下给母亲行礼。

“儿子领命。”

两日后,早朝。

时隔一年,裴业再度出现在朝臣们面前,已是瘦骨嶙峋,白发苍苍。

他已经不能走路,被御辇抬到御阶上,艰难地靠坐在了龙椅上。

下面朝臣跪了一地,有的老臣已经泪流满面。

“臣等,恭请陛下万安。”

裴业坐好之后,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平身。”

待朝臣起身,裴业看着熟悉的人们,眼眶也微微泛红。

这其中,有许多人再也看不到了。

裴业深深叹了口气,但很快,他便提起心气,一字一顿道:“这一载风云际会,朝中困难重重,多亏诸位忠臣良将,守大周百姓平安。”

“朕,在此谢过。”

听到这话,朝臣们便又跪了一片,许多朝臣都痛哭起来。

裴业让人起身,等众人都平静下来,才重新开口。

“大周国祚,至今不过八载,然因朕之过,以至朝政荒废,战乱频发,朕实在愧对天下百姓,”裴业继续道,“朕病体沉珂,已无法处置朝政,更无颜面见天下百姓。”

裴业说到这里,朝臣们又跪倒一片。

裴业这一次没有让他们起身,继续道:“朕膝下空虚,已无子嗣,两位皇弟皆非能臣,万不能继承大统。”

裴业虽然重病,但言辞之间却很清醒。

他一字一顿说着,声音低沉而缓慢,可朝臣们却都听得心中震颤,跪伏在地不敢多言。

“霍檀。”

裴业忽然点名。

这两个字在殿中回荡,震荡在每个朝臣心中。

霍檀深吸口气,他行礼之后便起身,来到御阶前再度跪下:“臣在。”

裴业看着年轻的霍檀,唇角难得露出一抹微笑。

“定远公征战多年,保家卫国,英勇无双,是国之栋梁,是百姓之福,今朕收其为义子,封晋王,以待继承国祚,匡扶天下。”

话音落下,朝臣们心头剧震。

所有人都没想到,裴业直接让贤于霍檀。

霍檀于裴业无亲无故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即便人人都知道霍檀是如今最适合的人选,却也没想到裴业直接收霍檀为义子。

如此一来,霍檀登基为帝,继承大统便名正言顺。

不需要再经历一场血洗,也不需要再来一场汴京谋逆,一切都在裴业的宽广心胸之中消弭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