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不给人看的神灵,又会……(第2/5页)

也正因此,巷子有些脏乱,窝棚搭得到处都是,根本见不到天光。

能落脚的地方都住了人。

崔云昭一行三人在巷子里穿行,即便穿了最简朴的衣服,他们的面容却依旧在这昏暗的旧屋前发光。

可那些大人也都只是看一眼,目光麻木,没有任何好奇。

只有不谙世事的孩童们,才会好奇地看着她们。

崔云昭没有多说什么,她同夏妈妈快步往前走,很快就穿过了最拥挤的一条巷子。

过了那里,后面的巷子倒是宽敞许多,家家户户看起来也更整齐一些,这边的日子显然要好过不少。

很快,仨人就来到一户挂了红灯笼的院落前。

这灯笼的样式同崔云昭家中的折骨灯罩很像,都是一般大小,圆圆滚滚,手艺看起来确实不错。

王虎子仰头看了一眼,便上前敲了敲门。

立即就有人过来开门了。

那是个三十几许的中年妇人,衣裳有些陈旧,倒是很干净,看到几人便热情问:“可要买灯笼灯罩,家里什么样式都有,可进来看看。”

这一套应该是她惯用的说辞,等话都说完,她似乎才意识到崔云昭几人是生面孔,又这般细皮嫩肉的,一看就不是瓦窑坊的人。

她顿时有些紧张了:“这位娘子,可是,可是要买灯?”

崔云昭笑了一下,用眼神安抚她,声音也很柔和。

“是呢,我们是来买灯的,店家娘子莫要害怕。”

那妇人这才松了口气,谄笑着退后半步:“快请进,当家的,当家的,有客上门。”

她这调门还挺高,声音传得很远。

等进了院落里,崔云昭才知道他们家为何要关门了。

因为屋舍太小,他们家做好的灯都摆在院子里,又为了怕淋雨,在上方搭了草棚。

这一下,院子里看起来乱糟糟的,货物堆到了门口,若是开着门,一个不注意就会丢东西。

妇人有些局促,不知道要说什么,倒是一个消瘦的男人快步从房中出来,忙道:“贵客想要买什么灯?家里什么样式的都有,您可先在这边看看。”

院中摆了几十盏灯笼和灯罩,甚至还配了握柄和灯座,几乎都算是成品了。

粗粗一瞧,这位李姓匠人的手艺确实不错。

崔云昭对王虎子点头,王虎子就从包袱里取出留下的那个灯罩,递给男人:“老板,你看看这个是你家做的吗?”

“我家大娘子喜欢这个灯,想着要再做几盏。”

那灯匠忙接过灯,仔细看看看,很快,他就有些垂头丧气。

“唉,这不是我做的,你们去瓷器坊王家灯铺看看,可能是小王的手艺。”

崔云昭这会儿正在院子里看灯,恰好走到了灯匠娘子身边,在她身上同样嗅到了一股有些奇怪的味道。

有些香,又似乎有别的气味,让人说不上来。

不过这院落中东西太多,味道复杂,崔云昭没能仔细分辨,那味道太淡,一动就没有了。

崔云昭微微蹙了蹙眉头,看向那灯匠老板,笑道:“无妨,我看老板的手艺也很好,买上几盏回去用吧。”

夫妻两人立即就高兴了起来。

崔云昭仔细问了问价格,又认真挑选,态度很是诚恳。

她一边挑,一边笑着对那灯匠娘子说:“娘子用的什么香?闻着怪好闻的。”

那灯匠娘子原本笑着的,忽然听她这么问,脸上微微一僵,很快,她就结结巴巴地说:“哪里用得起香,娘子别说笑了,不过是熬浆糊的味道。”

她说到这里,整个人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

又强笑着补了一句:“您定是没闻过这味,许是有些好奇的。”

她这样说着,甚至额头都出了汗。

灯匠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还在热情地给崔云昭介绍灯。

崔云昭见她这样便没有再追问,她选了几盏最贵的灯,让王虎子给了钱,便带着三人离开了。

等回到马车上,崔云昭才对夏妈妈说:“我怎么觉得那么奇怪呢?”

夏妈妈方才也听到了她的问题,特地闻了闻,此刻思索着,说:“那味道,有点苦,像是把什么药物烧了的味道。”

崔云昭点点头,她只看过几本医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那些药名和药效,可要实际见过药材,却是两眼一抹黑。

学医哪里有那么简单?她不过纸上谈兵。

“罢了,这也不是太要紧的事情。”

崔云昭说着,吩咐了一声,马车很快奔驰起来,两刻之后就来到了瓷器坊。

同瓦窑坊相比,瓷器坊要干净整洁得多。

巷子中间的小路甚至做了排水沟,这样阴天雨日就不会积水。

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了招牌,门户也干净,显然比瓦窑坊的生意要好许多。

崔云昭按照之前那灯匠的介绍,直接寻到了王氏灯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