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5页)

霍檀的声音在静谧的屋子里回响,好似虔诚笃定的梵音。

“娘子,多谢你把长姐从泥潭里救出来。”

“我知道的,即便长姐人回到家中,可她的神魂,还被囚禁在完颜氏那个黑漆漆的冰冷柴房里。”

“现在,她终于重新活过来了。”

霍檀真心实意说话的时候,是非常诚恳的。

他的那种诚恳,会让人不自觉点头,应和他的每一句话。

崔云昭看了霍檀一眼,便倏然别开了眼眸,然后她就道:“该过去用晚食了。”

霍檀应了一声。

霍檀自己梳好头发,随意穿了一件家里常穿的直身,便同崔云昭出了门。

不知何时,小雪转成了大雪。

大雪纷飞,凛冬已至。

崔云昭呼出一口热气,看着白雾在雪中蒸腾而上。

她感叹一句:“这个冬日不好过。”

霍檀说:“是啊。”

今年入冬之后,已经落了两场雪了,尤其这一夜的雪这样大,许多家贫的百姓就难过了。

两个人踩着脚下的雪,一路往西跨院行去,脚下咯吱咯吱,声音空灵又好听。

霍檀道:“武平那边的流民,最近一股脑往博陵这边来,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崔云昭愣了一下:“他们不回武平吗?”

“家没了,地也没了,亲人可能也都没了,还回去做什么?吕将军治下极严,对士兵管束严格,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一窝蜂来投奔他,也在情理之中。”

崔云昭点点头,她披着斗篷,小脸在风帽里还没有巴掌大,只凸显了那一双神采奕奕的大眼睛。

“明日里看一看,若是有需要,我就让粮铺的掌柜带着人去城外施粥。”

霍檀有些意外地看了崔云昭一眼,见她满眼认真,片刻后,他笑着握住了崔云昭的手。

走了这几步路,崔云昭的手就有些凉了。

所幸他的手还热,可以温暖她的。

“娘子心善,定有福报。”

崔云昭笑了一下,只说:“倒也不是为了什么福报。”

重生回来,许多事请她都还未查清,但她却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力所能及,她就要把前世未尽之事都做好,哪怕只救一个流民,也是值得的。

重生的意义是什么?并不是单要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否则她自己都不觉得,自己能担这么大的福泽。

施粥,救人,对她来说并不困难,力所能及的事,为何不做?

崔云昭如此想着,心里就很畅快。

“流民也同我们一样,若是哪一日我们自己落了难,大抵也希望有人可以救命,我不过将心比心罢了。”

崔云昭如此说。

霍檀倒是听出她嘴硬来,他家娘子聪慧大方,嘴上厉害得很,心却是嘴软的。

她不肯应,霍檀就没多说,只道:“明日我率队出城看一看,回来禀报将军,看将军有何吩咐。”

夫妻两个说着话,就来到了堂屋里。

崔云昭站在门外抖了抖斗篷,然后便交给了迎过来的福婆子。

夫妻两个这一露面,屋中人立即欢喜起来,顾老太太难得露出喜色:“九郎回来了,辛苦你了。”

她平日里对霍檀总是不咸不淡的,无论他征战在外,还是德胜归来,都没什么好脸色。

尤其霍檀没听她的话,擅自同意了吕将军的指婚,顾老太太更是整日里阴阳怪气,没说过一句好听话。

今日不知道怎么了,竟是难得给了笑脸。

师出反常必有妖。

崔云昭扫过一眼,记在了心里。

霍檀对老太太见过礼,然后又去看母亲:“阿娘,今日准备了什么好吃得?”

林绣姑从他进来就开始看他,此刻见他神采奕奕的模样,一颗心总算安稳了。

“今日都是你爱吃的。”

崔云昭低头去看,见今日桌上难得摆了七八样菜。

有一整只脆皮烧鸭,一碟水晶脍,一盆红烧鸡块,其他林林总总,摆了满满一大桌。

霍檀和崔云昭在林绣姑身边坐下,然后去看兄弟姐妹们。

霍新枝坐在老太太右手边,她今日穿了一身新衣,选的鹅黄颜色,衬得她比平时要年轻好几岁。

加上她这几日似是睡得踏实,故而看上去一点都不疲惫,眼底的青黑都散了不少,反而很是精神,眼眸里终于有了神采。

她看向霍檀,目光很温和。

“大弟回来了,你辛苦了。”

“我特地给你做的烧肉。”

同以前相比,霍新枝似乎更爱说话了。

霍檀心里不由感慨,还是崔云昭厉害,从根本上拔除了长姐心里的痛苦,让她慢慢活了过来。

霍成樟此刻也赶紧邀功:“阿兄,今日的脆皮烧鹅是我去排队买来的。”

他话音落下,边上的小少年红着脸抬头,认真看向霍檀。

“阿兄,我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