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996年,清岗,刘湾(第7/17页)

“他很忙,我直接从省城过来的。小安你看,我给你带来了……”

她眼神一黯,挣开于佳的手便回了房间,对那些带来的东西看也不看。她知道母亲是伤心的,可是,一方面,她无法忍受母亲看着她时那种努力想表现得开朗坚定,却无时不流露着忧愁烦恼的眼神,这个眼神比任何人的好奇都更让她难过;另一方面,她更无法接受父母之间近乎决裂的现状。

于佳还要赶回去的班车,无法久留,在梅姨的劝慰下,只坐了一会儿便告辞了。听着梅姨送母亲出去,左思安的心里空落落的,呆呆地望着窗外出神。她想,也许父亲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疼爱她了。这个念头潜伏在她心头已久,此时绝望地爬上来,让她只想大哭,可是她胸口沉重,眼睛酸涩,没有办法哭出来。

梅姨进来,将一碗桂花酒酿放到她面前的桌上。她低着头,酒酿的热气润湿了她的眼睛,一滴泪水终于滴进了冒着热气的碗中。

“你妈妈不会怪你的。做父母的永远没法儿真的责怪自己的儿女,他们怪得更多的是自己。”

梅姨没有追问原因或者责备她的无礼,这样的体谅让左思安更加难受。她当然知道母亲不会怪她,可是那又有什么用,一切似乎都走到一个错误的轨道上,无可挽回,更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了。一想到这一点,她的眼泪止也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梅姨拿开她面前的碗,抱住了她,轻轻摩挲着她的背。这个怀抱温暖,隐约有着桂花甜馥的气息。她从来不是缺乏关怀的孩子,却在这半年来远离了正常的关爱。僵了片刻,她因为无声的哭泣而绷紧的身体松弛下来,将头更紧地贴近了梅姨。

4 _

到了周末,高翔再次开车从省城去刘湾。他多少担心左思安的状态,不过他想,处于这种情况下的14岁少女如果表现如常,谈笑自若,反而才是不正常的事情。以他的身份,定时探访已经会让她受惊,再去表达关切,恐怕更增困扰。

这时已经入冬,第一次寒潮过后,天气难得连续晴好,太阳照得暖融融的,如同小阳春一般。院门敞开,他在外面便看到左思安坐在那棵大桂树边晒太阳,身边坐着晶晶,晶晶面前摆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摊着书和作业本。不过这小姑娘显然没专心做功课,说了句什么,咬着笔伏到左思安肩头大笑,左思安没笑,可是脸罩在阳光下,不像先前长时间待在室内那样晦暗,表情也不再木然。

高翔走过去,左思安照旧对他视而不见,晶晶跟他打着招呼,他把买的大包杂志书籍递给她,这是梅姨唯一允许她收的礼物,她高兴地说:“现在有好多同学跟我借书看,我打算看完以后送给学校图书室。”

“如果想送给学校,下次我再多买一些书过来。”

“谢谢高叔叔。”

高翔走进去,还能听到晶晶咯咯的笑声不断传来。他想,左思安有这样活泼的女孩子做伴,应该对她大有好处。他跟梅姨打招呼,梅姨刚出诊归来,正在整理药箱。

“梅姨,她的身体情况怎么样?”

“她吃得太少,恐怕营养会跟不上,另外,她的脚踝有点儿浮肿。”高翔发怔,梅姨解释道,“怀孕时出现浮肿是正常的,如果浮肿突然加重,体重急增,就得注意会不会是妊娠中毒症。”

“现在需要送去医院吗?”

“不用,我给她做的菜已经减少了盐分,让她控制喝水。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那我就放心了。”

然而梅姨摇头:“这孩子心事很重。她妈妈差不多每周过来一次,她不怎么肯跟她妈妈讲话,每次都追问她爸爸为什么不来,她妈妈说她爸爸最近工作很忙,没时间。我就不懂了,当妈妈的在省城上班,在忙一个科研项目,来这里要转两趟长途车,都挤得出时间;当爸爸的就在清岗工作,反而不来。每回她妈妈一走,她都会好长时间不说话,我看她嘴上不说什么,心里肯定是难过的。”

他没法揣测别人家里情况复杂到什么程度,不免有些恻然。这时,外面传来晶晶清脆的声音,“小超哥哥,你回来了。”

高翔与梅姨出来,只见左思安那个瘦小的同学刘冠超推着一辆高大的28旧自行车,背着书包站在门口,正与两个女孩子讲话。梅姨惊讶地叫:“小超,你怎么回来了?”

刘冠超支好自行车,擦着额头的汗水,小声道:“大婶娘,我给小安带功课过来了。”

“你这淘气孩子,肯定是瞒着你爸妈跑回来的。”

他嘀咕着:“你别告诉我爸,不然他又得打我。”

“不用他打你,这四十多公里的路,你一直骑自行车过来,屁股也得磨破了。”梅姨伸手探进他的后衣领内,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赶紧进去换件衣服,小心着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