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个字母(第7/20页)
“测试物种不变性的概念是否正确。”伯爵意识到斯特拉顿不是动物学家,继续解释道,“假如透镜研磨师能制造出倍数无限大的显微镜,生物学家就能查验任何物种精子内栖息的后代子孙,看物种的外表是保持不变还是改变让位给新物种。如果是后者,生物学家还能确定转变是渐进的还是突然的。”
“可是,色像差使得任何光学设备的放大倍数都有上限。迪比松和吉列二位先生想到一个点子,也就是人工增大胚胎本身的尺寸。一旦胚胎达到其成熟个体的尺寸,我们就能从胚胎体内取出精子,再用同样的方法增大胚胎。”菲尔德赫斯特走到旁边的台子前,指着上面的容槽说,“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就能查验任何物种尚未出生的各级后代了。”
斯特拉顿环顾四周,成排的容槽有了全新的意义。“因此,他们压缩了各代‘出生’的间隔,从而预先浏览我们的种系未来。”
“正是如此。”
“太有想法了!结果如何呢?”
“他们测试了许多种动物,但始终没能观察到任何变化。可是,在研究人类精子胚胎时,他们却得到了奇异的结果。不出五代,男性胚胎将不再拥有精子,女性也不再有卵子。种系将终结于不育的一代。”
“我认为这并非完全出乎意料。”斯特拉顿看着凝胶人形说。“每重复一次,就会削弱有机体内的某种精华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代肯定会变得过于贫弱,从而导致操作失败。”
“迪比松和吉列刚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菲尔德赫斯特赞同道,“因此他们开始想办法改进技术。然而,他们找不到巨胚胎和随后几代在尺寸和生命力上的区别,也找不到精子或卵子的数量下降的迹象;倒数第二代的生育能力和第一代一样强。从正常到不育是一次突变。”
“他们还发现了另一点异常:有些精子只维持了四代或更少代,具体多少依照样本而定,但同一个样本之内绝无区别。他们测试了来自父子捐赠者的样本,对于他们而言,父亲的精子恰好能比儿子的多繁育一代。就我所知,有些捐赠者的年纪非常大了。他们的样本里虽说精子数量很少,但永远比年富力强的儿子多一代。精子的繁殖能力与捐赠者是否健康、是否有活力并无关系,只和捐赠者属于哪个世代有关系。”
菲尔德赫斯特顿了顿,严峻地看着斯特拉顿说:“因此,科学院联络了我,看皇家学会是否会得出相同的结果。我们和他们合作,采集了从拉普兰人到霍屯督人的各种样本,得到的结果始终不变。我们赞同这个结果所代表的意义:人类能够繁衍的世代数量有限,五代之后的人类将是最后一代。”
斯特拉顿转向阿什伯恩,希望导师承认这只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但命名师长者却一脸肃穆。斯特拉顿再次端详巨胚胎,皱着眉头思索刚刚听到的内容。“如果您的分析确凿无误,其他物种肯定也面临着类似的代数上限。但据我所知,我们还没有观察到物种的灭亡。”
菲尔德赫斯特点点头,“你说得对。但是,我们有化石记录可供佐证。化石记录说明物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变化,然后忽然被新的物种取而代之。灾变论者认为剧烈的地质运动会导致物种灭绝。但从我们在预成论方面的研究结果可见,灭绝仅仅是因为物种达到了生存界限而已。这么说吧,这是自然衰亡,而非意外死亡。”他朝来路打个手势,“咱们回楼上去吧?”
斯特拉顿跟着两位长者上楼,问道:“那么新物种起源于哪里呢?如果不是来自于现存物种,新物种难道还会自发产生吗?”
“这一点尚无定论。通常只有最简单的生物才能自发产生:蛆和其他蠕虫生物,通常是因热力催发。灾变论者设想中的各种事件,例如洪水、火山爆发、彗星撞击,都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也许这种级别的能量就可以对物质施加巨大的影响,因而产生一整个物种的有机体,栖息于少数几个祖先体内。如果是这样,灾难要负责的就不单是集体灭绝了,还有事后新物种的产生。”
回到实验室,两位长者坐进椅子里。斯特拉顿激动得无法落座。“如果有哪个物种和人类是由同一次大灾变创造出来的,生命周期应该也同样即将结束。你们是否发现还有其他物种也快要走到最后一代?”
菲尔德赫斯特摇摇头。“还没有。我们认为其他物种有不同的灭绝日期,与生物复杂程度有关系;人类应该是最复杂的有机体,如此复杂的有机体在单个精子内栖息的代数也许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