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招致反感。曼丁尼亚人、爱利斯人、阿尔哥斯人与雅典人结盟。曼丁尼亚战役和同盟的瓦解。(第13/17页)
75 当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另一个国王普雷斯托阿那克斯率领由年纪最大和最年轻的公民组成的部队[71]出发前来增援,他在抵达泰吉亚时获悉胜利捷报,随即回国。[2]拉栖代梦人又派遣使者通知科林斯和地峡以远地区[72]的同盟者军队撤回本国。拉栖代梦人自己也回国了,同时遣散同盟军,因为这时碰巧是卡尼亚节日[73],大家共庆佳节。[3]过去,因为在斯法克特利亚岛上的灾难,希腊人诋毁拉栖代梦人,说他们胆怯懦弱、组织混乱、行动迟缓,这些恶名因这次战役的胜利而统统被洗掉了。人们认为,命运可能捉弄了拉栖代梦人,但拉栖代梦人还是拉栖代梦人,和过去一样。[4]在这次战役爆发的前一天,爱皮道鲁斯人得知阿尔哥斯军队出国远征而国内防卫空虚,便倾其全力侵入阿尔哥斯,杀死很多留守士兵。[5]这场战役后,爱利斯人派遣3000名重装步兵支援曼丁尼亚人,雅典也派去1000人的增援部队,这些同盟军立即进军爱皮道鲁斯,并开始分工修筑包围爱皮道鲁斯的城墙,而此时拉栖代梦人正在欢度卡尼亚节。[6]其他同盟者放弃了该项工作,只有雅典人迅速完成分派给他们修筑的环绕赫赖昂海角的城墙;这些同盟军都留下一支守卫部队,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城邦。这个夏季就此结束了。
76 卡尼亚节日过后,在下一个冬季刚刚开始的时候,拉栖代梦人率军出发,抵达泰吉亚,派遣使者到阿尔哥斯提出和解建议。[2]在阿尔哥斯,过去就有一部分人想要推翻民主政体;如今在这次战役后,他们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他们劝说民众接受拉栖代梦人的建议。他们想首先与拉栖代梦人缔结和约,随后建立同盟,完成这些工作后就向民主派进攻。[3]阿尔哥斯人的代理人、阿开西劳斯之子利卡斯到达阿尔哥斯,他从拉栖代梦带来两个建议:一个是继续进行战争的条件,如果他们愿意选择战争的话;一个是如何保持和平的办法,如果他们愿意选择和平的话。商谈持续很久,碰巧阿尔基比阿德斯正在阿尔哥斯,阿尔哥斯的亲拉栖代梦党人鼓足勇气公开活动,劝说阿尔哥斯人接受拉栖代梦的和平建议,其条件如下:
77 拉栖代梦人的公民大会同意与阿尔哥斯人签订协议,条款如下:
1.阿尔哥斯人应该把奥科麦诺斯人的儿童移交给奥科麦诺斯人[74],把麦那利亚的男子移交给麦那利亚人[75],把他们拘押在曼丁尼亚的拉栖代梦人移交给拉栖代梦人[76]。
[2]2.阿尔哥斯人应该撤离爱皮道鲁斯,并拆毁在那里所建筑的要塞。如果雅典人拒绝撤离爱皮道鲁斯,雅典人应当被视为阿尔哥斯人和拉栖代梦人的共同敌人,也是拉栖代梦人的同盟者和阿尔哥斯人的同盟者的敌人。
[3]3.如果拉栖代梦人拘留有其他城邦的儿童,他们应当把他们每个人都交还给他们的城邦。
[4]4.关于对神祇[77]的献祭,阿尔哥斯人如果愿意,应当敦促爱皮道鲁斯人向神祇宣誓,但是,如果不愿意,他们自己应当对神祇宣誓。
[5]5.伯罗奔尼撒的所有城邦,无论大小,都应当按其本国的风俗习惯保持独立。
[6]6.如果伯罗奔尼撒以外的任何邦国不怀好意地侵略伯罗奔尼撒地区,缔结本条约的各成员国应本着对伯罗奔尼撒人最公平的原则,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御外敌。
[7]7.在伯罗奔尼撒以外的所有拉栖代梦人的同盟者应当以与拉栖代梦人同等的条件参加本条约,阿尔哥斯人的同盟者应当以与阿尔哥斯人同等的条件参加本条约;各城邦均保留其原有领土。
[8]8.双方应将本条约向他们的同盟者通报,如果他们赞成,则应缔结条约;如果同盟者代表持有异议,他们可以把本条约交回本邦加以讨论。
78 阿尔哥斯人首先接受了这个建议,拉栖代梦军队从泰吉亚撤回本国。阿尔哥斯人与拉栖代梦人重新有了正常的往来。不久,阿尔哥斯的亲拉栖代梦派设法说服阿尔哥斯人,劝他们解除与曼丁尼亚人、爱利斯人和雅典人订立的盟约,转而与拉栖代梦人缔结和约,结成同盟。盟约的条款如下:
79 拉栖代梦人和阿尔哥斯人同意缔结为期50年的和约并结成同盟,其条款如下:
1.所有争端应当根据两国的风俗习惯,通过公平、公正的仲裁予以解决。
2.伯罗奔尼撒的其他城邦,作为独立的国家,对其领土拥有完全主权,可以参加本条约和同盟;所有争端应当根据各城邦的风俗习惯由公平、公正的仲裁予以解决。
[2]3.伯罗奔尼撒以外的所有拉栖代梦人的同盟者应当以与拉栖代梦人同等的条件参加本条约和同盟,阿尔哥斯人的同盟者应当以与阿尔哥斯人同等的条件参加本条约和同盟;所有同盟者继续保持其原有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