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海军战略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运用(二)(第12/12页)
我认为,美国对巴拿马地峡的进攻力量和对墨西哥湾的防御力量将在关塔那摩会合。我已经在刚才的讨论中指出,关塔那摩其实可以代表古巴,虽然占有一个港口远不及占领古巴岛那样有效。反过来说,牙买加可以控制关塔那摩,就通往巴拿马地峡而言,它可以控制古巴全岛。牙买加从翼侧威胁着所有的交通线,同时也威胁着基韦斯特通往巴拿马地峡的所有交通线,因为这些交通线必须沿由古巴诸港出发的同一航线。基于这一点,基韦斯特无法与关塔那摩相比,而关塔那摩的巨大优越性还体现在,该港的舰队可以控制通往牙买加的航线。我曾经讲过,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圣地亚哥可使牙买加陷入瘫痪。在现在,条件已经改变,我们必须用关塔那摩取代圣地亚哥。据我的观察,关塔那摩的资源(特别是船坞设施)、力量尤其适于修筑防御工事。在这里,我们必须储备足够资源,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
这二十余年来,战争和外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美国因而可以趁机控制那些经过研究的、对陆海军在加勒比海作战最有效的前进作战线。
我的讲稿是按照这样一个信念所写成的:一方面,我确信蒸汽机可以提高舰队机动的准确性和速度;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舰船因为对燃料的依赖而被束缚着,海军失去了以往的敢于长驱直入的精神,它们遵循着陆军所遵从的法则和条件作战。在陆地上,战争是渐进式的,部队行进至一定距离,便根据变化不定的条件力求稳固,之后再采取新的步骤或行动,整条前进战线紧密相接。在海上却并非总是如此。帆船虽然已经被人抛弃,但是它能进行长时间远距离的作战。我甚至相信,只要是必须达成的目标,无论有多远,帆船也能到达。哪怕是缺水缺粮,船员也可以忍受。但是,使用煤炭为动力,便出现了交通难题,交通则意味着依赖,不管部队行进多远,它必须同本国相连。
加勒比海和巴拿马地峡为海军战略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力的例证,它说明各军事位置之间,以及这些位置和海军之间,必须能密切支援和配合。因此,对于这些海军战略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项他们必须掌握的课题。这个课题需要一系列讲座才能详细地说明,我们需要详尽论述,我们更应该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一名美国海军军官而言,他必须密切关注巴拿马地峡及其未来的巴拿马运河对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相互支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注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因为巴拿马运河像其他运河一样对商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的利益可能成为引起国际争端和交涉的根源,这种争端往往导致某种意义上的战争,即需要依靠军事力量为后盾来解决争端。除了商业外,还有一些其他有赖于巴拿马地峡才能解决的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再详述了。如果想要充分了解这些问题,需要时刻关注当前的时事并加以思考。
事实就是这样,加勒比海通往大西洋和太平洋,即为通往美国主要海上边境的战略锁钥所在。
[1] 类似于我们掌握的关塔那摩。
[2] 或者全部。
[3] 如前所述,其所包括的范围在这里已经延伸扩大。
[4] 即南美北东部加勒比海沿岸一带。
[5] 即1911年。
[6] 美国国务卿克莱顿与英国驻美公使布尔瓦于1850年签署此条约。
[7] 即指对于控制向风海峡和莫纳海峡能够给予支援的一些港口。
[8] 比勒海军准将后来还为《海军学会会刊》投稿,进一步讨论基韦斯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