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第17/19页)
英国早已准备好要派一支小规模的远征军到挪威去,因此,他们行动这么迟缓是毫无理由的。四月八日下午,英国海军接到德国舰队向挪威海岸调动的消息以后,又以一切船只必须用于海军作战为理由,急急忙忙地把那些已经上船准备占领斯塔瓦格尔、卑尔根、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的部队打发下船,等到英国地面部队重新登船时,那些港口已经陷入德军手中了。等到他们到达挪威中部时,他们就像那些掩护他们的英国海军舰只一样,命运已操在握有制空权的德国空军之手了。
到了四月二十日,一个英国旅,在法国阿尔卑斯轻骑兵三个营的增援下,在特隆赫姆东北八十英里的小港纳姆索斯登陆。另外一个旅则在特隆赫姆西南一百英里的昂达耳斯内斯登陆,这就形成了南北两面夹攻特隆赫姆的形势。可是,由于缺乏野战炮、高射炮和空军的支持,他们的基地日以继夜地受到德国空军的轰炸,补给品或增援部队的继续登陆也受到了妨碍,因此,这两支部队都没有给特隆赫姆以严重威胁。在昂达耳斯内斯登陆的一个旅,在向东六十英里的铁路交叉点顿巴斯同一支挪威部队会合以后,放弃了向北进攻特隆赫姆的预定计划,转而向西南推进,到古德勃兰德斯山谷去增援挪威军队了。那儿的挪威军队在卢格上校的有力指挥下,已经使德国主力从奥斯陆向山谷推进的速度减缓下来。
四月二十一日,在哈马尔以北的利勒哈默尔,英德两国部队进行了第一次交战。但这次战斗并不是势均力敌的。载有英军大炮的船只已被击沉,这一旅军队只得用步枪和机关枪同有大炮和轻型坦克装备的强大德军对抗。更糟糕的是,英国步兵没有空军支持,不断地受到从附近挪威机场起飞的德国空军的轰炸。经过二十四小时战斗以后,利勒哈默尔陷落了,英国和挪威军队开始了一百四十英里的退却,从山谷铁路沿线撤到昂达耳斯内斯,边走边停地打后卫战,使德国人进展迟缓,但始终没有能把他们阻挡住。四月三十日夜间,英国军队从昂达耳斯内斯撤退。五月二日,英法军队从纳姆索斯撤退。这两次撤退,就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这两个港口已经由于德国不断的轰炸成了一片火海。四月二十九日夜间,挪威国王和他的政府人员在莫耳德(莫耳德同昂达耳斯内斯只隔一个罗姆斯达尔斯峡湾,这时也被德国空军炸成瓦砾场)登上了英国巡洋舰格拉斯哥号,到纳尔维克以北、北极圈上的特罗姆索,五月一日在该地建立了临时首都。
这时挪威的南半部,包括一切城市和主要市镇,都已无可挽救地失陷了。但挪威北部似乎还安全。五月二十八日,一支二万五千人的盟军,包括二旅挪威军队、一旅波兰军队和两营法国外籍军团,把数量上大大处于劣势的德国军队赶出了纳尔维克。看来没有理由可以怀疑,希特勒是既得不到铁矿砂,也实现不了他占领整个挪威并使挪威政府投降的目标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德国军队已开始以惊人的力量进击西线,盟军需要以全部兵力堵塞这个漏洞。纳尔维克终于放弃了,盟军又急急忙忙地上了船。坚守在瑞典边境附近的荒野山区的狄特尔将军,于六月八日重新占领了这个港口,四天以后接受了英勇顽强的卢格上校和他的由于觉得被英国在患难中遗弃而感到迷惑和愤懑的军队的投降。哈康国王和他的政府于六月七日从特罗姆索乘巡洋舰得文郡号去伦敦,在那里过了五年辛酸的流亡生活。在柏林,狄特尔被擢升为少将,得到骑士十字勋章,被希特勒赞为纳尔维克的征服者。
在挪威战役中,希特勒尽管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但还是有他的不好过的日子。在约德尔将军的日记里,充满了有关这个统帅一再表现出神经紧张不安的简短记述。四月十四日,在接到纳尔维克德国海军部队全部覆没的消息以后,他记述希特勒「非常激动」。四月十七日,希特勒对于纳尔维克的失陷又发作了一阵歇斯底里;他要求把狄特尔将军的部队用空运撤出来,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约德尔那一天在日记里写道,「每一个坏消息都非常令人可怕」。两天以后他又写道:「危机重演,政治行动已经失败了。勃劳那公使被召回国。据元首的意思,必须运用武力——」四月十九日那天,在柏林总理府里召开的会议上,大家情绪很忿懑,三军首脑相互埋怨误了军机,甚至连专会奉迎拍马的凯特尔也愤然退出会议室。「领导方面又有发生混乱的危险」,约德尔写道。四月二十二日,他又补充说:「元首对于英国人的登陆愈来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