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第11/19页)
「他真的不相信有这回事。」一个当时在场的禁卫军军官后来说。他还说,事实上,国王餐后还到皇家戏院看戏,心情「充满自信而愉快」。早在三月间,挪威政府就从驻柏林公使馆和瑞典人那里接到关于德国军队和海军舰艇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港口集中的警告。四月五日从柏林收到了一件确实的情报说,德国人即将在挪威南部海岸登陆,但是奥斯陆的麻痹自满的内阁还是对之抱怀疑态度。四月七日,发现有几艘德国大型军舰向挪威海岸前进,同时并接到英国飞机在斯卡格拉克口外扫射德国舰队的报告;四月八日,英国海军部通知挪威驻伦敦公使馆,说发现有一支强大的德国海军驶近纳尔维克;而奥斯陆的报纸也发表新闻说,当天在挪威的利勒散附近海面遭到波兰潜水艇袭击的「里约热内卢」号运输舰上遇救的德国士兵宣称,他们是去卑尔根协助抵御英国的——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挪威政府还不认为有必要采取显而易见需要采取的步骤,例如动员军队,在所有港口的炮台里配备充足的兵力,堵塞飞机场的跑道,或者——尤其重要的是——在通向首都和主要城市的易于敷设水雷的狭窄水道上设置水雷。如果这些事情都办到了,历史也许会别有一番转折。
不祥的消息,正如丘吉尔所说的那样,在四月一日就开始传到伦敦了。四月三日,英国战时内阁讨论了最新的情报,尤其是从斯德哥尔摩来的情报。这些情报说,德国人在它的北部港口集中了相当多的兵力,目标在于向斯堪的纳维亚推进。但这消息似乎并没有受到认真的考虑。两天以后,四月五日,当德国第一批海军补给舰逛已经出海的时候,张伯伦首相在一次讲演里宣称,希特勒由于没有在英法毫无准备的时候进攻西线,已经「错过了机会」——这句话使他不久以后就自悔失言。「
据丘吉尔说,英国政府这时认为,德国人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港口内增兵的目的,只是为了一旦英国为了截断从纳尔维克运送铁矿砂的航道而到挪威领海布雷同时也占领纳尔维克和南部其他一些港口时,使希特勒便于反击。
事实上,英国政府当时的确正在考虑进行这样的占领行动。经过七个月的挫折以后,海军大臣丘吉尔终于获得了战时内阁和盟军最高军事会议的批准,于四月八日在挪威水路上布雷——这是一个代号叫做「维尔弗雷德」的军事行动。由于看来德国人可能对于他们的纳尔维克铁矿砂运输线受到封锁这一致命打击采取有力的对策,因此决定派一小批英法联军到纳尔维克去,并且一直挺进到附近的瑞典边境。据丘吉尔说,另外还要派一些军队去更远的南方的特隆赫姆、卑尔根和斯塔瓦格尔登陆,「以阻止这些基地被敌人占领」。这就是人们所知的「R-四计划」。
这样,在四月的第一周,当德国军队已经登上各种舰艇准备开赴挪威的时候,英国军队虽然人数要少得多,也已经在克来德河登上运输舰,在弗尔斯河登上巡洋舰,向着同一目标前进。
四月二日下午,希特勒在同戈林、雷德尔和福肯霍斯特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议以后,发布了一道正式指令,规定「威塞演习」在四月九日上午五时十五分开始。同时,他还发布了另一道指令,规定「占领时必须千方百计防止丹麦和挪威两国国王逃到国外。」同一天,最高统帅部还把这个秘密计划告诉了外交部,对里宾特洛甫发了一道详尽的命令,指示他准备采取外交措施劝诱丹麦和挪威在德国军队到达的时候不战而降,井编造一些理由为希特勒的最新的侵略辩护。
玩弄诡计的工作还不限于外交部,海军也要耍些花招。四月三日,第一批舰艇刚出发,约德尔就在日记里考虑万一挪威人对于本国附近发现这么多的德国军舰发生疑惧,用什么欺骗手法蒙混过去的问题。实际上,这个小问题早已由海军解决了。海军已指示自己的军舰和运输舰伪装成英国舰艇开过去——必要时甚至悬挂英国国旗!德国海军在秘密命令中已为「进攻挪威时进行欺骗和伪装」作了详细的规定。
绝密
进港时行动守则
所有舰只都须灭灯——伪装英国舰艇的时间应尽可能地延长。挪威舰只用穆尔斯电码发出的盘问,一律用英语回答。回答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诸如下列的词句:「到卑尔根暂泊,无敌意。」
——回答时应使用下列英国军舰名称:
科尔恩号用英舰开罗号名称。
柯尼斯堡号用英舰加尔各答号名称——(等等)必须作出准备,以便随时为英国军旗照明——在驶往卑尔根途中——我方舰只在回答过往舰只盆问时的指导原则如下:回答盆问:(例如科尔恩号)英舰开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