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第21/27页)

虽然希特勒在五月二十三日曾难得那么坦率地告诉他的将领们说,但泽根本不是同波兰发生争执的原因,但是这个利伯维尔在这年仲夏还是有几个星期好像成了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而引起战争。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德国人一直在把武器偷偷运入但泽,并且偷偷运入正规军军官去训练当地的警卫队使用这些武器。武器和军官都是从东普鲁士越过边境偷运进去的,而为了对他们加强监视,波兰人还增加了海关官员和边防部队。这时已完全按照柏林的命令行事的但泽地方当局,就设法阻挠波兰官员执行任务,以此来进行对付。

这种冲突在八月四日达到了高潮,当时有四名波兰驻但泽的外交代表通知地方当局,波兰海关稽查已奉命「携带武器」执行他们的任务,但泽市民任何妨碍他们执行任务的行动都将被认为是对波兰官员的「暴力行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波兰政府将「毫不延迟地对利伯维尔采取报复」。对希特勒说来,这是又一个表明波兰人不能吓倒的迹象,德国驻华沙大使的意见又加深了这种印象。他在七月六日给柏林的电报中说,如果「明显地侵犯了」波兰在但泽的权利,波兰是会打仗的,这点「已很难有什么怀疑」。从这封电报边上里宾特洛甫的亲笔批语中可以知道,它是给元首看过了的。希特勒怒不可遏,第二天(八月七日)就把但泽的纳粹党领袖艾伯特·福斯特召到伯希特斯加登,告诉后者说,他对波兰人的耐心已经达到了极限。柏林和华沙之间连续交换了怒气冲冲的照会——语调之激烈使双方都不敢公布。八月九日,德国政府警告波兰,它要是再给但泽下最后通碟,「将造成德波关系的严重化——德国政府对此决不能负任何责任」。第二天,波兰政府尖刻地回答说:

它将一如既往继续反对利伯维尔当局想损害波兰在但泽所享有的利益的任何企图,并且将以它自己认为合适的手段与方法来这样做,它将把德国政府的任何干涉——视为侵略行为。没有一个横在希特勒道路上的小国曾用过这样的措辞。第二天,八月十一日,当希特勒接见国际联盟驻但泽高级专员卡尔·布克哈特的时候,脾气极坏,希特勒告诉这位已经接受了德国对但泽的大部分要求的瑞士人说:「如果波兰人敢动一个小指头的话,他就将用他手中的强大武器以雷霆万钧之势压下去,这种武器波兰人连想都没有想到过。」

布克哈特先生说(这位高级专员看来报告说),这样会引起全面冲突。希特勒先生回答说,要是他不得不打仗的话,他与其留到明天打,还不如就在今天打,他不会像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那样行事,德国皇帝对充分使用各种武器,老是有各式各样的顾忌,而他将毫无怜悯,无所不用其极。这是对付谁呢?当然是对付波兰。必要时也要对付英国和法国。是不是也要对付俄国呢?对苏联来说,希特勒终于拿定了主意。



九 俄国的插手:三

俄国人采取了一个全新的主动步骤。

七月十八日,苏联驻柏林的商务代表巴巴林带着两名助手,到德国外交部拜会了尤利乌斯·施努尔,通知他俄国愿意延长并且加强德苏经济关系。他带来了一份详细的备忘录,建议签订一项贸易协议,大大增加两国货物的交易,并且宣称,如果双方之间少数分歧之点能得到澄清的话,他已受权能在柏林签订一项贸易条约。施努尔博士关于这次会谈的内部报告表明,德国人对此颇为高兴。施努尔指出,这样一个条约,「至少在波兰和英国不会不产生影响」。四天以后,在七月二十二日,俄国报纸在莫斯科宣布,苏德贸易谈判已在柏林恢复。

就在这一天,威兹萨克相当兴奋地用电报给在莫斯科的冯·德。舒伦堡大使发去了一些颇为有趣的新指示。关于贸易谈判的问题,他告诉大使说,「我们将在这里以明显的合作态度采取行动,因为这里出于总的考虑,希望尽可能早日签订条约」。他接着还说:

「就我们同俄国人的谈判的纯政治方面而言,我们认为,在我们(六月三十日)的电报中要你静观等待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你因此有权在那里把线再接起来,不过也不必做得太急,」

这种线事实上是四天以后即七月二十六日在柏林接上的。施努尔博士奉里宾特洛甫之命请苏联代办阿斯塔霍夫和巴巴林在柏林一家豪华的饭馆里吃饭,向他们进行试探。这两个俄国人并不用怎么试探,据施努尔在关于这次谈话的内部报告中说,「俄国人一直呆到夜半十二点半」,而且「以非常活泼而又关心的态度谈到了我们感兴趣的政治和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