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通向慕尼黑的道路(第16/36页)
九月十八日这一天,张伯伦忙着争取他的内阁阁员和法国人同意他的投降政策。对于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说来,这一天也是一个忙日子。五个军团(第二、第八、第十、第十二、第十四军团)共计三十六个师(包括三个装甲师)的行动时间表下达了。希特勒也批准了十个军团的指挥官人选。亚当将军,尽管桀骜不驯,仍然统率西线德军。奇怪的是,两个密谋反叛的退职将军居然也重新起用,贝克将军指挥第一军团,冯·哈麦施坦因将军指挥第四军团。为了对捷克进行最后打击,政治方面的准备也在加紧进行。缴获的德国外交部档案充满了不断对匈牙利和波兰增加压力,要它们参与分肥的档案,德国人甚至还拉斯洛伐克人下水来制造麻烦。九月二十日,汉莱因鼓动他们把他们的自治条件提得「更加尖锐」。同一天,希特勒接见了匈牙利总理伊姆雷第和外交部长卡尼亚,对布达佩斯所表现的畏缩犹豫大加申斥。有一项外交部的备忘录曾详细地谈到这次会晤的情况。
首先,元首对这两位匈牙利先生斥责了匈牙利举棋不定的态度。他,元首,己决意解决捷克问题,即使冒引起世界大战的危险也在所不惜——(不过)他深信不论英国还是法国都不会干涉。匈牙利要参与大事,现在已是最后的机会了。它要是不参加的话,他就不能为匈牙利的利益说话。他的意见是,最好就是消灭捷克斯洛伐克——他向匈牙利人提出两项要求:
(一)匈牙利应当马上提出在它所希望取得的领土内进行公民投票的要求。(二)它对任何方面提出的关于确定捷克斯洛伐克新边界的建议应不作任何保证。从希待勒向匈牙利人说得很明白的话里可以看出,不论张伯伦愿意怎么办,就是残存的那个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也不打算让它长期存在。至于对英国首相:
元首宣称,他将把德国的要求直截了当地提交给张伯伦,他的意见是,军队的行动将能提供最能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不过,还是有捷克人可能接受一切要求的危险。在这位德国独裁者同毫不见疑的英国首相以后举行的历次会议上,这是他一直担心的危险。
在柏林的鼓动下,波兰政府在九月二十一日向捷克人提出,要求在有大量波兰人居住的特青地区举行公民投票,并且把部队开到了这一地区的边境。第二天,匈牙利政府也如法炮制。就在这一天,即九月二十二日,苏台德自由团在德国党卫队的支持下侵占了为德国领土包围的两个捷克边境小城——阿舍和埃格尔。
九月二十二日,事实上在全欧洲都是一个紧张的日子,因为在那天早晨,张伯伦又再次出发到德国去同希特勒会谈了。现在必须简单回顾一下英国首相两次访问德国元首之间在伦敦做的事情。
在九月十六日回到伦敦的当晚,张伯伦就召集了一次内阁会议,让他的阁员们了解希特勒的要求,同时电召伦西曼勋爵从布拉格回国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叫人大吃一惊。热中于姑息希特勒的伦西曼居然比希特勒还要干脆。他主张把主要由苏台德人居住的地区立即移交德国,根本不必费事举行什么公民投票。他竭力主张以合法手段制止「各政党或个人」对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所作所为的一切批评。他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在它的山地天险和防御工事已被剥夺因而已处于绝境以后,还要「改变它的外交政策,使各邻邦相信它决不会向它们发动进攻或者由于对其他国家所负的义务而参预反对它们的任何侵略行为」。伦西曼在这个时候居然还会担心一个残存的捷克国家有对纳粹德国发动侵略的危险,似乎不可思议,但是,他这种异想天开的建议,显然对英国内阁造成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使张伯伦打算满足希特勒的要求的想法更加加强了。
达拉第总理和他的外交部长乔治·庞纳九月十八日到伦敦同英国内阁商量。根本没有考虑让捷克人参加。英国人和法国人不惜任何代价力求避免战争,没有花多少时间就商定共同提出一项一定要捷克人接受的建议。凡居民半数以上为苏台德日耳曼人的领土必须交给德国,以保证「和平得以维持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根本利益亦得以确保安全」。英国利法国则另外同意一起作出一项「担保新边界——不受无端侵略——的国际保证」。这种保证将代替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和俄国之间现有的互助条约。对法国人来说,这是一条方便的下台阶的办法,在庞纳的带头之下(后来的局势演变证明,庞纳已决心在姑息希特勒方面胜过张伯伦),他们立刻抓住不放。然后就发生了下面的一番伪善的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