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开始的步骤: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第11/15页)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这个日益繁荣的、尚武的、在大胆的领导下的新德国和西方的一些萎靡不振的民主国家之间的显明对比,后者的混乱和犹豫似乎是在与日俱增。英法虽然感到惊惶,却没有动一动指头来防止希特勒重新武装德国,占领莱因兰,从而破坏凡尔赛和约;它们也没有能够制止墨索里尼对阿比西尼亚的侵略。而现在,在一九三七年开始之际,它们以徒劳的姿态要想阻止德国和意大利决定西班牙内战的胜负,反而显出一副可怜相。人人都知道,意大利和德国为了要确保佛朗哥的胜利在西班牙做了些什么。然而,伦敦和巴黎的政府年复一年地同柏林和罗马进行空洞的外交谈判,以确保对西班牙的「不干涉」。这种把戏似乎使这位德国独裁者觉得好玩,而且无疑增加了他对法国和英国的笨拙的政治领袖们的轻视——「小蛆虫」,他不久就要在一个历史性时刻这么称呼他们,再度极为轻而易举地叫这两个西方民主国家丢丑。
大不列颠和法国,它们的政府和它们的人民,或者大多数德国人民,在一九三七年开始之际似乎都不知道,希特勒在头四年中的所作所为几乎全部都是备战工作。作者本人可以根据个人的观察来证明,直到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为止,德国人民一直深信,希特勒可以不必诉诸战争而得到他所要的东西——也是他们所要的东西。但是,在统治德国的或者身居要职的那些精华人物中间,对希特勒的目标是什么,不可能是有什么疑问的。在希特勒所称纳粹统治四年「试验」期即将结束之际,一九三六年被委任负责四年计划的戈林向柏林的实业家和高级官员们发表一篇秘密演说,直率他说出了将要发生的事情。
(他说)我们现在正在临近的战争,需要有极为庞大的生产能力。不可能想象重整军备有任何限度。前途只有两条,不是胜利就是毁灭——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后的决战已经在望的时代。我们已处在动员的前夕,我们已经处在战争状态。所差的只是实际开火而已。
戈林的警告是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发出的。我们很快就将看到,在十一个月以内,希特勒作出了他的决定命运的和不可变更的发动战争的决定。
四 一九三七年:「没有惊人之举」
希特勒在一九三七年一月三十日对国会中机器人一般的议员们发表演讲说,「所谓惊人之举的时期,已经告终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一九三七年没有发生过周未惊人之举。这一年是德国进行巩固和为了实现元首在十一月间终于向一小批最高级军官阐明的目标作进一步准备的一年,也是集中精力从事制造军备,训练军队,在西班牙考验新空军,发明代用的汽油和橡胶,加强罗马一柏林轴心和窥伺巴黎、伦敦和维也纳的新弱点的一年。
在一九三七年的头几个月中,希特勒不断派遣一些重要的使者到罗马去和墨索里尼交好。德国人对意大利向英国勾勾搭搭多少有些感到不安(一月二日齐亚诺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两国承认了彼此在地中海的重要利益),而且他们知道,奥地利问题在罗马仍然是一件敏感的问题。当戈林在一月十五日见到这位意大利领袖,直率地说德奥合并是难以避免的事的时候,据德国译员保罗·施密特说,这位容易激动的意大利独裁者拼命摇头。冯·哈塞尔大使也向柏林报告说,戈林关于奥地利的一番话「遭到了冷遇」。六月间,牛赖特赶忙向这位意大利领袖保证,德国将遵守它七月十一日同奥地利签订的协定。只有在发生企图恢复哈布斯堡王朝的情况下,德国才会采取严厉的行动。
墨索里尼一方面在奥地利问题上受到了这样的抚慰,一方面却因他的差不多全部野心——在埃塞俄比亚、在西班牙、在地中海——都遭到法国和英国的反对而仍感刺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接受了希特勒要他访问德国的邀请。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他穿了一身特地为这次访问而裁制的新制服,越过了阿尔卑斯山进入第三帝国。墨索里尼被希特勒和他的助手们当作一个凯旋归来的英雄来宴请和恭维,当时不可能知道这竟是一次决定命运的旅行。自从这第一次访问以后,他又作了许多次访问,使他自己的地位逐渐削弱,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希特勒的目的不是要同客人进行进一步的外交会谈,而是要使墨索里尼对德国的力量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利用墨索里尼一心想同胜利的一方共命运的投机心理。这位意大利领袖从德国的一地赶到另一地,检阅了党卫队和军队的阅兵式,观察了在梅克伦堡的陆军演习,参观了鲁尔的机器隆隆作响的军备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