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玩家(第10/23页)
曹浩森原为西北军总参谋长,第一次编遣会议时期,曾在南京政府出任军政部陆军署署长,后随冯玉祥弃职而去。直到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于建安村,他深感前途渺茫,便又跑到南京寻找出路。
蒋介石听说曹浩森到了南京,不但没有责备,还亲自召见,重新任命他为陆军署署长。曹浩森感激涕零,从此便加入蒋氏幕府。
曹浩森对韩复榘说:“蒋总司令对向方兄(韩复榘)确实很倚重。这次阎、冯的联合,内中矛盾很深,我看他们决不会成事。”
作为曾经的上下级,曹浩森比别人更清楚韩复榘的性格脾气,这人一向直来直去,不喜欢听虚头巴脑的空话套话,因此他很快就转入了那些一眼就看得到的实在话题。
“晋军的作战能力,我想你是清楚的(西北军内部一向对晋军的作战能力不屑一顾),希望向方兄好好地干一下,将来山东还不是你的吗?比河南就好多了。还有一点,少云兄(马鸿逵字少云)也不愿和西北军作战,将来北调,我看不成问题。”
曹浩森的意思很明确,只要韩复榘守住了山东,以后山东省主席铁定就是他的,而山东之富足自非河南可比。
韩复榘听完后心花怒放,本来积蓄在心底的那一堆牢骚和怯意也随之烟消云散。他当即对曹浩森说:“没有什么意见,浩森兄是我们的老参谋长,今后诸事请帮忙,并盼不客气的请教,我无不遵从。请报告总司令一切都没有问题。”
闹腾
晋军在津浦线上的军事开始时系由阎锡山亲自指挥。他将傅作义部等六个军,外加一个炮兵团编为第四路军,沿津浦线南下,准备渡黄河夺取济南。
晋军刚刚进入山东境内之时,恰逢各大反蒋派别的代表集中于北方,为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会议进行酝酿。阎锡山向来重政治经济胜过军事,于是便匆忙离开了行营。津浦线战事遂由行营主任傅作义代替指挥。
傅作义和韩复榘先在位于济南西北的禹城发生激战。韩复榘亲自乘铁甲车到前方督战,并指挥手枪团实施攻击。晋军不支溃退,此后傅作义变更方略,转为由两翼绕道渡河。
晋军有六个军,韩复榘只有一个军,为了分兵到东西两翼阻敌,兵力开始变得严重不足。蒋伯诚建议韩复榘索性放弃黄河北岸,集中兵力到南岸消灭已过河的晋军。韩复榘没有同意,蒋伯诚只好直接给蒋介石发电报请示。
蒋介石支持了蒋伯诚的见解,同时接受韩复榘的请求,调马鸿逵部北上进驻泰安,以巩固韩部后方。
韩复榘虽依言将人马全部撤回南岸,并拆卸了黄河铁桥,但为时已晚,从两翼渡河的晋军已经源源不断地涌向济南。韩复榘急忙动用其主力展书堂旅,在归德镇进行扼要防守。
归德乃晋军进占济南的必经之路,它的左边是黄河,右边是山地,中间仅有六七里的平地,地形十分险要。展旅又事先在这一带构筑了坚固工事,所挖出的战壕、外壕深宽各达一丈有余,防守上很是严密,以至于晋军使用了百余门火炮和数个主力团都未能拿下。
傅作义下令重新制订作战方案,对步炮协同的战术也做了进一步修改。第二天早晨,展旅尚在睡梦之中,便遭到猛烈炮击。晋军在半小时之内,向其阵地连续发射了两千余发炮弹,展旅的许多指挥机关和机关枪阵地都被摧毁。
此后乘炮击未停,晋军第一线步兵以烟雾为掩护发起冲锋。他们将成捆的谷草投入外壕,将外壕填成平地,然后一层一层地越过外壕,冲入主阵地内部。
归德镇遂落入晋军之手。韩复榘接到这一消息十分震惊,在电话里说话的声音都变了,两手也一直在发颤。
在济南失去屏障的情况下,韩复榘被迫弃城而逃,退往胶东,与此同时,马鸿逵也放弃泰安,向兖州撤退。
当济南战事处于紧张之际,南方的拉张活动曾经出现过一波小高潮:南京政府正式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并由张群将相关委任状和印信送至沈阳。张学良也一度考虑是否要就任该职,已分别电询张作相、万福麟、汤玉麟等人。
可是因为晋军攻陷了济南,张学良又像以前一样改变初衷,重新对出关助蒋抱起了谨慎态度。
反蒋联军在军事上进入了最被外界看好的时期,政治宣传自然也得紧紧跟上。为了加强宣传效果,阎幕府的政宣班子改动了北伐时期传唱的“国民革命歌”。原歌中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前两句被他们改为“打倒老蒋,打倒老蒋”,成了“打倒老蒋,打倒老蒋,除军阀,除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