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1566—1573年(第6/70页)

德丽克由负责行刑的埃格蒙特押出议会楼。埃格蒙特长得五大三粗,穿了件皮罩衫,一手举着火把。德丽克则一袭白裙,是被捕时的装束。埃布里马立刻看出,自以为是的蒂特尔曼斯棋错一着。德丽克宛若处女——这一点毫无疑问;她脸色苍白、楚楚可怜,宛如画中的圣母马利亚。大家一看到德丽克,不由齐声惊叹。埃布里马对太太艾微说:“这是一场殉教。”他朝马图斯瞥了一眼,那孩子正强忍泪水。

教堂西面共有两扇门,只见其中一扇打开了,蒂特尔曼斯率一众司铎走了出来,像一群乌鸦。

两个卫兵将德丽克绑在桩子上,在她脚边堆起柴火。

蒂特尔曼斯向众人宣讲真理及邪说。埃布里马看出,这家伙压根没有自知之明。他的言行举止无不惹人生厌:恫吓的语气、傲慢的神情,还有,他是外省人。

这时德丽克开口了。她清亮的嗓音盖过了蒂特尔曼斯的叫嚣。她念的是法语:

耶和华为我牧、我不匮乏兮……

是那天在胡贝特领主牧场听到的那首赞美诗,《诗篇》第二十三篇,首句是“耶和华是我的牧者”。群情沸腾。

埃布里马鼻子一酸,有人失声啜泣。人人都觉得他们在见证一出神圣的悲剧。

蒂特尔曼斯怒不可遏。他对刽子手发火了。埃布里马离得近,听得分明:“你怎么没把她舌头拔掉!”

监牢里有种工具,状似爪子,专门用来拔舌。这东西本来是为了惩罚骗子,有时候却用来对付异教徒,免得他们临死前妖言惑众。

艾格蒙特阴沉沉地答道:“除非有明确吩咐。”

只听德丽克念道:

使我卧于草场、导我至憩息之水滨兮……

她仰着头,埃布里马知道,她看到了青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边,这是一切信仰都向往的来生。

蒂特尔曼斯说道:“打掉她的下巴。”

“遵命。”艾格蒙特并非多愁善感之人,但看样子蒂特尔曼斯的心狠手辣连他也不屑,并不着意掩饰厌恶之情。尽管不满,他还是把火把递给了一个卫兵。

马图斯扭头大喊:“他们要打掉她的下巴!”

母亲慌忙叫他闭嘴,可马图斯声音洪亮,已经有不少人听见了。众人异口同声地抗议。众口交传,一会儿所有人都知道了。

马图斯又喊:“让她祈祷!”众人跟着喊:“让她祈祷!让她祈祷!”

艾微着急道:“你要惹祸了!”

艾格蒙特走到德丽克身前,双手按住她的脸,两只拇指塞进她嘴里,紧紧扣住下颌,好让她下巴脱臼。

埃布里马感觉身旁猛地一动,原来是马图斯对准艾格蒙特的后脑勺撇了一颗石头。石头不小,瞄得极准,扔的人又是手臂结实的十七岁少年;石头砸中艾格蒙特的脑袋,埃布里马听见咚的一声响。只见艾格蒙特脚下打跌,好像要昏倒了,按着德丽克的手也松了。众人齐声欢呼。

蒂特尔曼斯瞧出情势不妙,急忙命令:“行了,算了算了,快点火!”

马图斯大喊:“不要!”

几颗石头飞出去,但都没有打中。

艾格蒙特拿过火把,对准柴火。干柴很快烧着了。

马图斯推开埃布里马,朝德丽克跑去。艾微大喊:“回来!”但儿子充耳不闻。

几个守卫拔剑在手,但慢了一步,马图斯飞快地踢开德丽克脚边烧着的木柴,又奔回人群里。

守卫举着剑追过来,众人吓得纷纷闪开。艾微急哭了:“他们要杀了他!”

埃布里马急中生智,要救这孩子只有一个办法:煽动暴乱。这并非难事,众人已经摩拳擦掌了。

趁木桩前无人把守,埃布里马率先冲过去,不少人跟了上来。他拔出匕首,挑断德丽克身上的绳索;艾尔贝特不知从哪儿冲过来,一把抱起女儿——小姑娘身子轻——两人消失在人群中。

众人涌向那群司铎,几个守卫只好不再追马图斯,冲回来保护几个教士。

蒂特尔曼斯迈开步子朝座堂走,几个司铎匆忙跟上,走着走着就跑起来。众人不去追逐,不住喝倒彩。一行人穿过精雕细刻的石头拱道,推开宽阔的木门,隐匿在教堂的幽暗之中。

当夜,艾尔贝特一家离开了安特卫普。

只有几个人知道他们去了哪儿,埃布里马是其一。他们决定去阿姆斯特丹。那儿是个小镇,但更靠近东北,离西班牙的权力中心布鲁塞尔更远。正因为这个缘故,阿姆斯特丹正迅速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