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收复河湟(第3/7页)

尚婢婢见论恐热来势汹汹,便施以欲擒故纵之计,先骄其志然后伺机进兵。于是,他下令打点金帛、牛、酒等物,派使臣前往论恐热军中进行犒劳,而且为论恐热带去了一封言辞极其谦恭的信札。在信中,尚婢婢不仅肯定了论恐热举义兵靖难的正义之举,而且自称无论从才能还是威望都比不上论恐热,自己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论恐热能够批准自己告老还乡。

论恐热阅毕信札,被尚婢婢的吹捧之词搞得忘乎所以,顿时利令智昏,他真的认为尚婢婢面对自己的十余万大军,从心里产生了恐惧。当时论恐热将尚婢婢的信札遍示诸将,而且以居高临下的口气给尚婢婢回信,告诉他不要害怕,自己是不会为难他的,然后便领兵退回渭州。

面对论恐热的退兵,尚婢婢觉得十分搞笑,因为这一次他着实拿论恐热开涮了一把,当然他也明白,解除了论恐热对鄯州的威胁,接下来自己该缓过手来,向论恐热发起进攻了。

同年九月,尚婢婢探听到论恐热屯兵大非川,于是派遣部将庞结心、莽罗、薛吕率领五万骑兵发动进攻。到达河州以南后,莽罗、薛吕部署四万人在险隘设伏,庞结心则带领一万人埋伏于论恐热大营前的柳林之中,并派一千骑兵登山居高,以飞矢射书于论恐热大营前,肆意辱骂以引诱论恐热出战。

论恐热见尚婢婢胆敢前来挑战,而且言辞不逊,盛怒之下倾巢而出应战。庞结心见状佯装不敌,向北败退,论恐热于是挥兵紧追不舍。庞结心一退数十里,逐渐将论恐热引进了莽罗、薛吕设置的圈套中,当论恐热进入圈套后,四万大军同时而起四面合击,截断论恐热的退路,当时又值大风天气,飞沙漫天,庞结心指挥人马趁势掩杀,论恐热大败只身单骑而逃,其部众伤亡惨重,前后伏尸将近五十里。

论恐热在大非川惨败后恼羞成怒,于是开始对部下产生猜忌之心。在他看来,大非川之战,有的人态度十分可疑,针对这个问题论恐热开始着手解决,不过他解决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只知道对怀疑对象展开杀戮,这就导致其内部更加众叛亲离,很多将领先后归降尚婢婢。

会昌四年(844年)三月,论恐热带领部众进犯鄯州,尚婢婢分兵五路拒敌,导致论恐热进兵极为不顺,无奈之下他退守东谷山坚守,尚婢婢设置木栅包围东谷山,断绝论恐热的水源。仅过了十天,论恐热全军便因为无水而尽皆溃散,只有百余名骑兵随论恐热逃奔至薄寒山。

在充分吸取了东谷山失败的教训后,论恐热在薄寒山设寨自保,招募残部又纠集数千人,先后在褐鸡山、南谷等地与尚婢婢接连几次交兵,可是却连战连败。自此之后论恐热与尚婢婢在鄯州、渭州等地形成胶着对峙,彼此连年交战。

此时,正值回鹘乌介可汗在唐朝的反击下,率领部众西逃黑车子。武宗李炎当即决定趁回鹘西逃、吐蕃内乱的机会,出兵收复河西、陇右被吐蕃攻占的地区,宰相李德裕建议派遣刘濛为巡边使,主持筹集兵源和粮饷等事宜,同时派出探马不断侦察吐蕃守军之虚实,等待有利时机出兵。

然而就在唐朝做好出兵准备的时候,武宗李炎驾崩。论恐热未等唐朝出兵,趁武宗李炎去世的国丧期间,纠集党项、回鹘部分部落率先向河西地区发动进攻,这正好给了皇帝李忱绝好的反击吐蕃的借口。

出兵反击

大中元年(847年)五月,李忱诏令河东节度使王宰率军反击论恐热。在这次战役中,王宰以沙陀酋长朱邪赤心的部队为先锋,从麟州渡过黄河,在盐州与论恐热展开遭遇战,结果大败论恐热,将其赶出该地区。

大中二年(848年)十二月,凤翔节度使崔珙奏报,说官军打败了吐蕃,收复了唐蕃交接处的清水。清水原来隶属于秦州,因为秦州目前还在吐蕃的控制之下,所以李忱让凤翔暂时接管。

论恐热在盐州被唐军打败后重整残部,派遣部将莽罗领兵两万急速向西,继续进攻尚婢婢。尚婢婢命令部将拓跋怀光领兵迎战,结果大破莽罗于南谷。论空热不得已退守河州,与身在河源屯兵的尚婢婢形成对峙。

本来尚婢婢想让人马暂时休整,然后伺机进攻论恐热,可是部将们在看到论恐热屡战屡败后,都想建立荡平论恐热的功劳,所以纷纷劝尚婢婢出兵河州。虽然遭到了尚婢婢的反对,但诸将执意出战,尚婢婢见众意难违,于是默许诸将出战,可是他预料到了此战必败,于是他带领部分人马坚守黄河大桥以观时变。事实证明,尚婢婢的预料十分准确,众将出战后,因为轻敌被论恐热打得大败,尚婢婢无奈之下只得焚毁河桥退守鄯州。